Page:永樂大典00551.pdf/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曰無過不及。可謂精矣。史伯𤪽管窺第二章君子中庸。章句曰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也。 饒氏去不偏不倚四字。其意盖謂以

下文擇守中庸等語觀之。恐不是說未發底。子思首章中和。特推其所自來耳。 按朱子甞曰。中庸之中。本是說無過不及之中。大㫖在時中上。若

推其本。則自喜怒哀樂未發之中。而爲時中之中。未發之中是體。時中之中是用。中字。兼中和而言。詳味此言則朱子兼不偏不倚釋中字之意可

見。殊不思擇守中庸。固皆就用上說然若不從體上說來。則天下豈有無體之用哉。至謂中和特推其所自來耳。然則性情。果皆無預於事理耶。豈

子思虛設天命之性。大本之中。與夫戒懼致中之工夫於前。至於行事之際則皆不原於道體。無賴於存養之工耶。又豈但空論性情之德。存省之

功於始。至於擇守中庸之時。亦皆無所資於彼。但就事理上擇而守之耶。况後章論費隱尊德性道問學皆合體用言之豈亦子思之自誤耶。雙峯

於一貫忠恕章則尤朱子欠說曾子有一上工夫。於洒掃應對章。則病子夏泥事而不說理無以貫通之。於此却又謂未發底無預於擇守。意正相

反。皆是但知求朱子之疵。而不自覺其彼此之皆病也。多見其不知量耳。始述其槩于此。其詳於此章之末。論變和言庸處。及十二章論前面許多

說話。都是說費處辯之曹貫標或謂首章不言中庸。此章始言中庸何也曰此下十章。皆引夫子之言以明首章之義而此章首以君子小人分别

學者之趨向也。然所謂中庸者。首章曷甞不言之盖道之不可須臾而離者。以其率性而行不離夫日用之常也故其體用。自大本而至於逹道。其

工夫自戒懼而至於慎獨其功效又至於天地位而萬物育者孰非庸也。饒氏乃謂中和以性情言中庸以事理言則是以中和與中庸判而爲二

矣夫豈合内外之道哉至謂致中和。欲其戒懼慎獨踐中庸。欲其擇善固執爲内外交養之道。此則以成德入德之工夫混而爲一。乃欲以爲交相

養其可哉。項安世臆說此下言君子小人之所由分。使修道者知所避就也。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時中猶時敏時習也戒懼謹獨之謂也。既

君子矣。又時中焉。此聖所以愈聖。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無忌憚者戒懼慎獨之反也。既小人矣又無忌憚焉此愚所以愈愚使君子而

不時中。則小人矣使小人而有忌憚。則君子矣君子小人之分無他。敬與慢之間耳不曰中和者。自道言之也。致中和者。所以脩中庸之道也。魏公

著句解仲尼曰。子思。孔子之孫。而稱祖之字者著其爲孔子之言也。君子中庸中庸之理。惟君子爲能體之小人反中庸。小人反是。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