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554.pdf/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此非真知也。乃墮於知也。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此非真不知也乃墮於不知也使其真知耶。中庸我所固有也何罟擭陷阱之能

納。使其真不知耶滿宇宙皆中庸也。何罟擭陷阱之可辟孔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孟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

行其所無事。則知亦大矣。此真知也。非墮於知也。非罟擭陷阱之能納也詩之詠文王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真不知也非墮於不知也無罟擭

䧟阱之可辟也。故惟真知者可以語真不知矣惟真不知者可以語真知矣。嗚呼。學者而逹於此。始可以語中庸矣。此非吾言也。子思子之言也德

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其有知乎。其無知乎其可以知不知論乎。毛尚有倫。中庸其有倫乎。其無倫乎天無聲臭。中庸其有聲

臭乎。共無聲臭乎。果可以有無論乎。果不可以有無論乎。故曰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至於此。不特非論說之所能與。亦將不見論說之可與矣不

見論說之可與者始可以爲心通默識矣夫是之謂自得之學。 入罟擭陷阱而不知辟。以喻擇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中庸安宅捨安入險愚甚

矣。尚自謂予知耶。皆曰予知。乃大不知。不曰予知即舜大知。 人苟自患其愚。終有時乎不愚。若不自知其愚。長無開明之日矣罟擭陷阱當避不

避是天下之至愚也。而懵不自覺。尚且自謂予知耶。嗚呼孰有轉罟擭陷阱爲安宅坦塗者乎。罟擭陷阱非元有。而安宅坦塗非元無也天命之性

固自有中庸也。以此擇之。以此守之。終吾身可也。而乃不能期月守。望望焉舍而去之。是何爲善不果。而爲惡則勇也。一性靈明。本無不照。昏迷之

極良可痛悼。聖人警悟之者切矣。吕祖謙麗澤論說不能擇乎中庸而守之便是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知避也盖不入此。則必入彼也。且如行

道若知此是坦𡍼。决然自此行去。若少有坎軻崎嶇處必不肯行。况明知罟擭陷阱之害乎。所以莫知避者則是見之未明耳。若見之果明。不待勸

勉而自行此𡍼矣。賢聖亦是從安隱處行而已。字溪陽先生集不知擇中庸而守之。則流於物慾亦是罟擭陷阱罟擭陷阱藏伏其機禽獸不知不

覺而陷於其中人於物慾亦然。胡祗遹紫山集子曰人皆曰予知。至而莫之知辟也存心養性接物䖏事。或過或不及或不恒乆。已悖物忤違錯乖

戾内而此心。外而無類。不位不育小則起爭訟。大則犯義犯刑。然則不能中庸者非罟擭陷阱而何。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或失或不能

盡則反是遂至放辟邪侈無不爲已陷罪而受刑法不可宥。此司徒軄天序有典所以不得不敦也世教既衰。民不興行故曰如得其情則哀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