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555.pdf/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說。雖亦費力。然於學者用工。却有益爾蔡淵思問君子和而不流。依乎庸也。中立而不倚。依乎中也。君子依乎中庸。不以得志不得志而或變變

則失其所依而息矣。趙順孫纂疏此四者汝之所當強也。陳氏曰四者之強。乃中庸之道所當強者。此則所謂中庸。至能擇而守也。陳氏曰凡此皆

有以自勝其人欲之私。能中庸之不可能者。是乃能擇而能守。所謂理義之勇。而非血氣之勇矣子之強。孰大於是。陳氏曰。此君子。是指成德之

人。陳櫟發明此四者。汝之所當強也。此四者君子之強。乃賢人君子之事。中庸之道也。是汝所當强。應抑而强與一句。塞未達也。至不變平生之所

守也。陳氏曰。國有道達而在上。則不變未達時所守。是冨貴不能淫。國無道窮而在下。守死而不變平生所守。是貧踐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朱氏伸曰

強。勇也。中立易倚。不倚者。勇也。和易流。不流者。勇也。矯。勇貌。不變塞。至死不變。勇也。此則所謂中庸之不可能者。是不可能者。令能之。夫子以是告

子路。至進之以德義之勇也。夫子箴教之至矣。惜子路終不能盡變化其氣質也。愚按矯揉之說。出於吕與叔。或間以爲未然。今饒氏又拈起言

之。陳櫟詳解故君子和而不流。此下言君子之強。乃賢人君子之事。中庸之道也。是汝之所當強也。應抑而強一句。故君子雖以和爲貴。然未嘗一

於和而無節。其和能有所守。而不至於流也。強哉矯。其強哉真。矯矯然武毅也。矯。如矯矯虎臣之矯。以此語贊君子之強。下文三句皆故此。中立而

不倚。強哉矯。不強者。暫能中立。乆必偏倚。今能當中而立。又能待守常不偏衛。可謂強哉矯然也。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遇國有道時。雌達而進

用。然若固有之。不變其未達時之所守。可謂強哉矯然也。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遇國無道時。則安貧至死。不變平生之所守。可謂強哉矯然也。

此四者。純乎義理之強。而非血氣之強。乃君子之大勇。所謂中庸不可能者。非自勝其人欲之私。不能擇而守之也胡炳文通仁壽李氏曰。凡人和

而無節。或至於同流而合污。惟強者爲能和而不徇乎物中者本無所倚。或至於力弱而易撓。惟強者爲能獨立而不懼。國有道而冨貴或不能不

改其平曰之素惟強者不變於此身之通塞國無道而貧踐或不能乆安乎義命之常。惟強者終身不見是而無悶。此亦有弘毅之力。堅决之見䔍

信天理。克盡已私。豈能守是四者而勿失。然則所謂中庸之不可能者此也。永康陳氏曰。君子之強。即曾子之大勇。孟子浩然之氣。矯有卓立氣

象。孟子所謂至大至剛。盖有見乎此。 新安王氏曰。子路爲人。初無中和氣象。故夫子以中和言之。通曰。第一章。自天命率性說中和二字。說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