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555.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此就人之氣質說中和二字。說得小。流字倚字變字。皆與強字相反。不流不倚不變。三不字。分明有骨力。是之謂自強。通曰。南北以勝人爲強

其強也囿於風氣之中。君子以自勝爲強。其強也純乎義理。而出乎風氣之外。此變化氣質之功。所以爲大。而非禮弗履。所以爲大者之壯也。倪士毅輯

釋陳氏曰。和到易至於流。和光同塵。易大軟而流蕩。和而不流。方謂之強。中立在無所依倚。弱則易至倒東墜西。惟剛勁底人。則能獨立於中而無

所倚也。史伯璿管窺強哉矯。章句。矯。强貌。詩矯矯虎臣是也。饒氏謂此矯字。當訓作矯揉之義。言強哉其爲矯揉也。若以矯爲強貌。則當曰矯哉

強。又曰。矯揉是用工處。不應聖人只說強。不說用工處。發明備載饒氏此說。而又自曰。愚按矯揉之說。出於呂與叔。或問以爲未然。今饒氏又拈起

言之。輯釋亦引此二說。按此四句。是應抑強與而言。雙峰謂聖人不應只說強。何也。且如章句說。則以強爲主。而矯而爲贊其強之辭。如饒說。

則以矯爲主。而強爲贊其矯之辭。二章雖若皆通。然子路則問強。非問矯也。雙峰但知反章句爲高。而不知求之經文以審其是。不足道矣。發明若

以饒說爲非。則不當存。存而不辨。正愚所謂口雖非之。心未嘗不是之者也。於此見發明信朱子。不如信饒氏之真情矣。或問所辨不可不放。何文

淵事文引證詩曰。矯矯虎臣。 詩。魯頌思樂之篇。此飲於泮宫。而檮頌之辭也。明明魯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矯矯虎臣。在泮獻馘。淑問

如臯陶。在泮獻囚。矯矯。武貌。馘。所格者之左耳也。吕喬年麗澤論說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和與物同。何疑於流。中立無所依。又何疑於倚中

立者。四邊虛。剛立不住。易得求倚。惟强有力者不假倚。自然中立字谿陽先生集塞字。文公以未達之所守言之。若更以淵塞充塞求之尤善。至死

不變。元只是此實理。所以更不必言塞。矯字。詩訓強貌。若以矯正釋亦通。矯其偏以適於中也。李好文經訓要義國有道。不變塞爲。強哉矯。言不變

未達之所守。盖不以冨責利達爽其守也。國無道。至死不變强哉矯。言不變平生之所守。盖不以死生貧賤改其平日之操。魏公著句解故君子和

而不流。君子以下。謂汝之所當強者。雖和而不至於流。強哉矯。矯。強貌。中立而不倚。中立而無所倚著。強哉矯。同上。國有道。國家有道之時不變塞

焉。塞。來達也。言不變未達之所守也。強哉矯。同上國無道。國家無道之時。至死不變。不變平生之所守也。強哉矯。此四者。所謂中庸之不可能者

也。程子輯畧吕曰。此章言強之中也。南方之強。不及乎強者也。北方之強。過乎強者也。而強者。汝之所當強者也。南方。中國。北方。狄也。以北對南。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