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1200.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則小心知危一則慢易自肆。此吉凶之最明白者也。易之道无一而不在其中。此物理之學。學者見物之消息盈虚。有盛衰興廢。有死生禍福。寧无

懼心哉。危懼之心。學易者之初心也。柴曰夫子於此。盡發文王興易之意馮椅輯註說卦曰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又曰易

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又曰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漢志曰。殷道絶。文王演

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聖人作經。皆其道之不行而明道以詔後世文王遭世之變。故衍卦生爻以明世道之變易也。然作經以垂世。而立教

自文王始。孔子特述之耳。彼尚書一經。盖左右史之記録。非立言也。田疇學易蹊徑易之興也止此之謂易之道也。天下之事。不有所。䘮則亦不有

所興。惟殷德之不競。既是殷末之世。故周德之日新。所以為易興之兆。於殷言世以示天時。於周言德。以示人事。既曰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而又曰

文王興紂之事者。殷周則言其國。文王紂則言其人。殷世之所以䘮。周德之所以盛。存乎人故也。以時為主。冝先殷而後周。以德為主。冝先言文王

而後言紂。前文亦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惟文王為紂幽於美里。其於易也。為憂患而作。故其辭。不得不危。危。懼斯道之不

得興聞於天下後世也。危者使平。謂危懼者必得平安。有誡也。若文王也易者使傾。謂慢。易者必致傾覆。无所畏也。若紂也。然平危傾。易。若有所

則其道疑若不大。殊不知文王作易。則彌綸兩間。凡正名於百物者。旁孔曲取。皆易之所不廢。所以然者。盖文王警懼紂之君臣。以有終有始。其大

要則使之得以補過。始雖失之東隅。終能收之桑榆。則紂之過咎庶幾可以免矣。此之謂易之道也。非文王之德之盛。其能與於此乎。易褑緫義上

文言易興於中古。作於憂患。其㫖㣲矣。至此方明言文王及殷紂之事。殷紂之世。文王不以吾所遭之憂患。而忘天下後世之憂患。於是演易六爻

其辭多危。而天下後世之人。危其危。則至於平。易其危。則至於傾。以至其道甚大。百物不廢。大槩懼以終始。歸於無咎。此夫子申其說。所以明演易

之意也。徐相直說易之興也止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易雖始於伏犧。文王重之而後有辭。則易自文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邪。文王三分天下有其

二以服事殷。其周之盛德事邪。文王為紂囚於美里而演易。則易興於文王明矣。其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止此之謂易之道也。文王

以當紂之時。人心皆冥行周覺。苟不危其辭於易。以為之戒。則人不知懼枉陷於紂之刑戮矣。危者使平。則可違害就利。易者吏頃。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