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535.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爲天地。吾之所以爲心也。苟不能充其心體之大以與天地同。是於心體之全有未盡也。心體之全有未盡。則吾心所具之理。其未能知未能行

者衆矣。夫與天地同其大者。心體之本然也。心之。量所以貴乎弘也。與心量之不弘者。知行未百十之一二而已。哆然自足盈溢矜傲。謂人莫已若

也。此無他。其心隘陋不足以藏貯故爾。惟其弘也。是以愈多而視之若寡。愈有而視之若無。蓋心量寬洪而其容受無限極也。集賢侍讀學士中山

王結儀伯。讀聖賢之書。以聖賢自期。名其齋居之所曰弘。按曾子之言。弘與毅不偏舉也。毅如乾之健。弘如坤之廣毅以進其德。弘以居其業。不毅

則功力間斷而不能日新。不弘則容量狹小而不能富有。二者缺一不可也。昔南康李文定先生字燔敬。予登科之後年三十五始受學於朱子。朱

子告以曾子弘毅之說。於是文定歸而取弘之一字名齋室。朱子兼言其二而李氏專取其一。何哉。文定自揆其平日所學。頗近於毅而或歉於弘。

故取其所歉以自勵。若古人佩韋佩弦之意。所以矯其偏也。然則儀伯弘齋之扁。其亦猶文定名弘齋之意乎。前修之已事可法。固不待於子言也。

王氏之名齋與李氏不殊。庸敢援其事證以詩于弘齋之屋壁。許有壬至正集弘齋記人生天地間。以藐焉一身參而三之。亦有道乎。窮雖獨善。

若進德居業之富。討論資攬之備。大而民彝物則。繁而酬酢日用。莫不緫括其理而積于其身。及達而兼善也。堯舜其君。三代其民。囿一世於泰和。

以至鳥獸草木。亦各使之遂其生育之道。天下事物紛錯坌呇。莫不有以容之。容之者何。弘之謂也。弘也者。隘之反也。此得彼遺。即隘矣。雖莫不有

以客之。亦莫不有以利之也。夫子曰。人能弘道。言人有知。思可以大其所有之理也。子張曰。執德不私。言有所得。守之太狹。則輕喜易足。有一善自

以爲天下莫已若矣。道而曰弘。我之力也。德而曰弘。我之量也。聖人示人用力之方。才高意廣。失於僻者。亦有以充其量也。承旨開府公。器宇汪汪

若千頃陂。扁齋曰弘。日與儒士講學其中。蚤襲宿衛。歷奉常太禧宣徽翰林宗正。宥宻皆有聲。所以大其理守其得者。已至矣。噫。士大夫讀書非不

慱也。才氣非不贍也而其成就卒於無稱。何哉。患不弘爾。聖人大管仲之功而小其器者。豈不以其不知聖賢大學之道。故局量𥚹淺。規模卑狹。功

烈如彼而已乎。公於是理講明已熟。用力已至。然任重道逺。又有毅焉。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於是而求所以爲弘者。則内外交修。本末兼盡。他

日見諸事業。綽綽有餘裕。恢恢有餘地矣。公命爲記。輯先儒緒論而爲之書。宋項安世集弘齋詩剛健中正純粹精。含弘光大品物亨。兩儀成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