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2973.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由近而制逺。自中以及外。百官志文中子今乃知天下之治。聖人斯在上矣。王道聖人無常心。以萬物爲心。聖人達而賞罰行。聖人窮而褒貶作。同

上聖人所以嚮明而節天下也。其得中道乎。故能辯上下定民志。禮樂薛收問聖人與天地如何。子曰。天生之。地。長之。聖人成之魏相聖人采詩以

觀其變。天地董常曰。願聖人之道行於時。 陳叔達問祭。子曰。何獨祭乎。亦有祀焉。有祭焉。有享焉。三者不同。古先聖人所以接三才之奥也。並同

上聖人之道。其昌也潜。其弊也浸。若寒暑進退。物莫不從之而莫知其由也。周公易聖人之動也。於是乎用以乘時矣。問易天下有道。聖人藏焉。天

下無道。聖人彰焉。述史天下有道。聖人推而行之。無道。聖人述而藏之。録關子明事關曰。聖人輔。相天地。准繩陰陽。恢皇綱。立人極。同上唐書聖人

大德在能納諌。太宗而能容魏證之直。陳子昂傳經籍也者。先聖據龍圖握鳳紀。南面以君天下。經籍志天有五音。所以司日也。地有六律。所以司

辰也。參伍相周。究於六十。聖人以此見天地之心也。律曆志聖人之化天下。莫不以孝爲本。馬周上䟽聖人訓人。必以已先之。示不忘本也。同上聖

人不畏多難而畏無難。崔群賛治已治人。惟聖人能之。北狀賛聖人以不言爲德。劉洎傳多聞闕疑。不耻下問。聖人之心也。張薦傳聖人防亂未然。

天下何繇不治。韓琬傳聖人接三才之奥。理四海之廣。柳仲郢傳憲宗國嗣未立。李絳等言聖人以天下爲大器。知一人不可獨化。四海不可無本。

故建太子以自副。惠昭太子傳聖人尊德禮而卑刑罰。故舜先勑契以敷五教。後任咎繇以五刑也。魏證疏易曰。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是知天不言

而信。不爲而成。無爲之㫖。理國之道也。司馬承正。傳聖人無名者。不爲可。名之名。聖人受分於。。以人爲主。功濟冷天。天人和司。則宗廟受福。子孫

蒙慶。高郢。傳聖人廣宣文教。李遐叔傳聖人教天下。必制禮以正人情。源乾曜傳聖人酌天道而行者也。亦貴其不已。裴垍賢良策古者聖人不出

户而知天下。乎僧孺賢良策聖人不專其德。賢智必有所歸。姚珏諫太子書君子謹初。聖人存戒。本立輔臣。朝夕納誨。陸贄奏議聖人制事。必度。物

冝。無求備於一人。無責人於不逮。同上聖人治天下有要道。曰要在孝悌而已。温彦博曰。聖人之道無不通。突厥傳張藴古大寳箴。聖人受命。拯溺

亨屯。歸罪於已。推恩於民。唐張說集握乾符頌。聖人握符之大寳也。聖人握符之大政也。聖人握符之大祥也。聖人握符之大曆也。韓昌黎集聖人

抱誠明之正性。根中庸之正德。顔子不貳遍論聖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逺。原人聖人之道不傳世。讀荀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逺矣。師說聖益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