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003.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心。無怪乎霸之不王也吾寧嚴張厲之功。於和緩之中駕命令如意之說。於君子長者之道庶幾霸者之聞吾說。且曰制人顯效也。王者美名也

吾不失吾所覬慕之顯効而又得古人之美名。何憚而不行之哉雖未可以使之純乎仁義之舉而主盟自好之諸候。有伐叛存亡之師。救民恤灾

之政。王道之麤猶見其一二也。嗟乎山之堅難穴也。有指之曰彼有玉。則人且窮其力而不厭淵之深。難入也。有告之曰。彼有珠。則勇者躍而不顧

王道之易行非若穴山墜淵之難也。而霸者貪制人之功尤甚於好珠玉之利。其能無擇之之喜乎。蓋嘗三復荀卿之言非徒以制人之說。而誘其

入也。如曰義立而王信立而霸夫義固王者也遇民之信堯舜且不能廢信之立果不足以王乎。荀卿寧屈之名於霸亦欲時君之為霸者。則不可

令吾先王之信。此因而正之也權謀本霸者之用則遽屏之以亡。此又危而諭之也。誘而入之。雖憚必從。因而正之雖迷必復。危而諭之雖昏必懼

荀卿之於王霸蓋别白於中者甚明而齊量運用於其言者莫不有深意存焉。未可一槩論也。不然終篇斷之曰。粹而王。駁而霸。湯文齊𣈆之用心。

兩言而定。而後世王霸之說。皆折衷於此。則荀卿之讅於見。蓋素矣。豈固欲以制人厚誣王道耶。不特此爾。卿嘗言曰。道德之威成乎安强。夫既謂

之道德。則人自心恱而誠服之何假於威與疆哉蓋借威强而信道德是亦以制人。而誘其行王之意也學者要當考戰國之時以即荀卿子之心

迂齋論說君子責已待人如何論。 退之兩句可謂曲盡。無復遺論矣。然只是並設兩端。無所輕重。學者若實要下工夫須當知古之君子其待人

輕以約者。正為其責已重以周也。蓋待人之輕以約生於責已之重以周耳重之為言以天下所至難之事望於已周之為言以吾身所已能之事

為猶未備蓋人已對立於天下。詳於已則不暇詳於人。苟詳於人。則必約於已者也古之君子其身之所自負荷者甚重。而所以自期待者甚逺。有

少不到便若負千有過惡。有無限好處。却一似全然欠關朝儆夕惕淵臨氷履反觀内照。惟恐蹈於小人之歸。人之善不善。於我乎何預尚何暇移

所以點檢吾身者。而點檢他人哉。凡人之精於點檢它人者。只為許多工夫用在它人身上。自已既不用工自然有暇去窺人過失。故責已愈重則

待人愈輕。責已愈周。而待人愈約。蓋精神全用工在自已上。更不暇照管它人。人與已不兩立。此重則彼輕。已詳則彼不得不略。後之君子反此。待

已廉所以責人詳。下一句從上一句生成湯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上一句從下一句生古之君子。惟其責已重以周。所以待人輕以約成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