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003.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與人不求備耶其檢身若不及也。檢身方且不及。責人何暇求備乎。存南翁謬餘集閲人齋記。十月作王德符扁讀書寓舍曰閲人齋。天地亦傳舍

爾。奚獨傳舍哉傳舍閲人耶。人閲傳舍耶。如欲知之。問諸傳舍陳靖集上太宗聚人議臣伏以天生烝民。為國之本。地生百榖。為民之財。國非民

罔興。民非財罔聚。故書有本國邦寧之㫖。易有聚人曰財之文。考斯格言。誠為要道。夫先王之聚民也。豈能耕與之食。織與之衣。蓋開其貨殖之門

示以農桑之本俾夫飬生送死。力脉田疇。而無輕家離鄉之心。是知理國之道聚人為先。人聚則野無閑曰。家無乞用義夫節婦由是而生。内則恭

睦於親姻外則協和於鄉黨。爭訟無所作。邪僞無所安。欲其教化不行不可得也。苟不然者。則官無定籍。世無浮民逆黨凶徒。由是而起。小則干陵

於閭里大則侵軼於州縣。禮遜無所興仁信無所設欲其刑罰不用。不亦難乎。是知王者察逆順之端。究存亡之理。設職官以持國本。立井田以節

民財。貧弱者不使之飢寒。富豪者不使之兼并。小大畢濟。遐邇同歸然後賦調上均而國無苛斂。衣食下給。而人無他求。倉廪充盈。時俗康阜。既庶

且富。近恱逺來。盡令四海之民。盛若一家之子。縱有風雨不節螟螣為災但可以小虞未足以大害也。而自秦壞周制。立阡陌而尚戰功。漢因秦規

益算緍而取民利。故使國内咸怨。天下無聊。至有劉項之爭。莽卓之亂也。逮夫𣈆魏迄于隋唐其間明主昏君。治亂相繼。或增之以掊剋。或施之以

寬平。或用相國而資於民或利當時而弊後世。損益之理。史籍具存。然則地之生財有時。人之用力有倦必在人君讅時以測地。察倦以因人。使其

力出無窮。財生不匱。則聚人之要。在於兹矣。今國家富有萬國。治勝三王。塞邪路於漢劉划訛根於𣈆右。聲域中之黎靡孰㘸王氏。窮宇内之舟車。

咸輸貢賦。用衆庶則方今特出。擬豐盈則邃古難差。而且游力尚多。曠土不少。餒凍之色。十五其民得非版籍之所未精。勸課之所未備。臣愚以謂

精版籍。莫若遵閭伍之法。備勸課。莫若申殿最之科。如是則游力必除曠土盡關。管子曰。欲治其國。先知其人。欲知其人。先明其地。蓋黄帝有鄉井

之制。周人置三隧之官。使其什伍相司。里鄰相保。有無得以相貸。巧拙得以相謀。生産得以相均。死病得以相救。危難得以相助。婚嫁得以相媒。人

顧其家家守其口。奔亡者無所匿。遷移者無所從。欲蓋而彰。不救而得。故民有安土之意。官無漏人之虞。主政可行於民民心可繫於主。衆寡之額。

老幼具存。故周禮每至孟冬。司徒獻其人數。王拜而受。冢宰貳之。乃命有司登于天府。其重民籍也如是。及東𣈆以土斷其民。北齊之間俗便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