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3507.pdf/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无不利。不假乎人爲之使然。自能適夫天理之自然。一性之中至理具存焉動靜之間。一蔽於物。則日用周旋。无非人欲之流行矣於天理何有哉。

君子盡一性之理者。非有他焉。人僞之習。一毫不存順理而行。无乎不利至是則心與理一理與心一混然而无間也。坤之卦曰。云云意或如此蓋

嘗論之。天下之事。習之而後利未有不習而能利者也。學而時習。學固貴於時習也水洊至習坎坎固不可不習也。今而論坤。乃曰不習者是何也。

蓋學可習也。而性不可習。一習乎性。則奪以人僞矣坎可習也。而性不可習。一習乎性。則雜以私情矣。坤之君子。所以不習者如此。烏可加一毫人

爲之力也。君子人歟。君子人也。天宇泰定。虛室生白。合之於靜冥之於无。念慮之間。私欲不能入也。行止之際。外物不能惑也。動容周旋與皆中禮

安行順適。自蹈大方。率性之眞何有習也情僞不作。何有習也。猶天施地生。而其益无方也猶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也。聲即律。心即度也。綏斯來動

斯和也。于以建天地之極。于以立生民之命。于以開文明之治。皆自此而充廣之也。何不利之有抑嘗論之乾聖人之事也。坤賢人之事也苟賢矣

又曰不習。何也聖人之性雖自於生知而不可以无學賢人之德。雖得於持守而終歸於自然。故九二言學問而六二言不習此聖賢之學之辨也。

必如上天之載无聲无臭。而後爲至矣。苟有人爲之累則不足以言德也。易之不習。中庸之无聲无臭皆道體自然之極功。故書異而㫖同。學者不

可以異觀。程縯經義不習无不利。无所勉而能。故隨所遇而安天理之自然本不容以僞爲也坤之六二以至柔之德。處至順之位。天理之自然有

不容不然者夫是以不待乎習熟之勞。而自无一毫之不利。然則不知安其所當安。而惟欲勉其所未至吾見其人焉而已矣烏在其爲天理之真

實也。不習无不利此坤六二爻辭也而文言復申言之且天理之妙。在在充足。不爲賢而加多不爲愚而加少。不爲衆人而不足不爲君子而有釋

故有心窮力索。口詔面命。朝夕訓誨之勤而懵不知其故者。有渙然氷釋。怡然理順不待教詔之勞。而自不能已者於此可以觀天理之純全。善端

之發見矣。夫父子之間。君臣之懿孩提而知愛及長而知敬此其天理之油然自遂者。固非有所習熟而後知也。而世之或悖于此者。豈其性之罪

哉抑不能反諸已而已。彼坤之六二。居順之正。處柔之中。敬以直其内義以方其外。敬義以充之。柔順以行之。是皆六二之所固有。而非外鑠以爲

能也。是故周旋揖遜升降拱揖。可以爲敬矣。而坤則不勉而自中。剸裁割制。辯是與非。可以爲義矣而坤則不思而自得。復焉執焉之謂賢。而坤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