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3614.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壘元戎。王朝奉辨隂陽證。夫病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不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可攻其外。發於隂者。可温其内。發表以桂枝。温裏

以四逆。張仲景論少陰通脉四逆證。面色赤。又少陰下利脉沉遲。面色少赤。此二證似陽。然皆下利清榖爲異也。凡少陰證。無汗類麻黄湯證。麻

黄湯證。脉陰陽俱緊。少陰脉微細為異也。又汗出為陽微。故仲景云陰不得有汗。脉陰陽俱緊而反汗出為亡陽。屬少陰也。仲景論傷寒脉浮自汗

出。小便數。脚攣急。反與桂枝攻表誤也。常器之云。便合用桂枝加附子湯治之。若悮服桂枝湯。即便有發厥吐逆譫語等證。治具本論太陽上篇中。

孫兆云。陽證即頭痛身熱。脉洪數。也。陰證則頭微痛而身不熱。脉沉細遲緩。 凡陰病宜與四逆理中軰皆自愈。若夏月得隂證。亦慮四逆太熱。宜

與理中最佳也。又云。大抵發熱惡寒者。是表證屬太陽也。只惡寒。是隂證也。然隂證亦有發熱者。盖是表熱裏寒。其脉必沉遲。或手足微厥。或下

利清榖。更以别證驗之可知也。 又云。本是陰病。醫與熱藥過多。却見熱證者。亦斟酌以凉藥解之。 又云。隂證形靜。無發狂者。惟餌温藥過多。胷

中熱實。或大便硬。有發狂者。亦宜承氣湯軰下之。不可輕用。本是陽病熱證。醫誤吐下過多。遂成陰證者。却與理中四逆軰温之。病源云。傷寒過

經而不愈。脉反沉遲。手足厥逆者。此爲下部脉不至。陰陽隔絶。邪客於足少陰之經。毒氣上熏。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瘡。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

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鍼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成無已註傷寒自一日至六日。傳三陽三隂經盡。至七日當愈。經曰。七日太陽

病衰。頭痛少愈。若七日不愈。則太陽之邪再傳陽明。針足陽明爲迎而奪之。使經不傳則愈。龐安時傷寒緫病論云。補足陽明土。三里穴也。 索

矩傷寒新書。傷寒六日已上未愈者。非再經則傳遲也。傷寒再經。起自東漢。非上古說也。 六經皆有頭痛。可汗者約歸太陽。可下者約歸陽明。

可和者約歸少陽。可温者約歸三隂。或指少隂。餘證倣此。太陽病欲解時。從已至未上。成無已註。已爲正陽。則陽氣得以復也。始於太陽終於厥隂。六經各

以三時為解。而太陽從巳至未。陽明從申至戌。少陽從寅至辰。至於太隂從亥至丑。少陰從子至寅。厥隂從丑至卯者。以陽行也速。隂行也緩。陽主於

晝。隂主於夜。陽三經解時從寅至戌。以陽道常饒也。陰三經解時從亥至卯。以隂道常乏也。内經曰。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則巳午未太陽乘主也。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成無已註。中風家發汗解後。未全快暢者。十二日大邪皆去。六經悉和則愈。 龐安時傷寒緫病論云。南楚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