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3945.pdf/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遷為義。二乗但證偏空。更湏進入中道。進趣遷改。故是無常。外道修諸苦。行。欲捨生死之苦。而反更况淪。故無樂。果。有為惑業。染污法身。故是不

净。偏舉下釋四勝也。如經者。即是我破無我等别。别對義已如經文。今通下約德體圓通。牙融諸法也。如來則舉佛寳以收法僧。法身别指一德。以

包餘二樂乃四德中一涅槃。乃是安樂之法。既具其一。必具其三。無為是法界異名。界即三諦。然此下。總攬諸義。以成妙境。諸義即是三寳。三點。三

涅槃。三法界。如此四義。只一心三法之異名。即一而三。故不縱不一。即三而一。故不横不異。三一牙融。名不思議。生佛理等。自他體同。如是體達。有

字有義。名為勝修。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離四倒者。則得了知常樂。我净。如来今者。永無四倒。則已了知常樂。我净。若已了知常樂我净。

何故不住一刼半劫。教導我等。令離四倒。而見放捨。欲入涅槃。如来若見顧念教敕。我當至心頂受修習。如来若當入涅槃者。我等云何與是毒身。

同共止住。修於𣑽行。我等亦當。隨佛世尊。入於涅槃。尒時佛告諸比丘。汝等不應作如是語。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是迦葉。者。當。

為汝等。作大依止。猶如如来。為諸衆生。作依止處。摩訶迦葉。亦復如是。當。為汝等。作依止䖏。譬如大王。多所統領。若游巡時。悉以國事。付囑大臣。如

來亦爾。所有正法。亦以付囑摩訶迦葉。。汝等當知。先所修習。無常苦想。非是真實。譬如春時。有諸人等。在大池浴。乗舩游戯。失琉璃寳。没深水中。是

時諸人。悉共入水。求覓是寳。親捉瓦石。草木砂礫。各各自謂得琉璃珠。歡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時寳珠。猶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於是大衆。乃

見寳珠。故在水下。猶如仰觀。虚空月形。是時衆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汝等比丘。不應如是。修習無常。苦無我想。不净想等。以

為實義。如彼諸人。各以瓦石。草木砂礫。而為寳珠。汝等應當善學方便。在在䖏䖏。常修我想。常樂净想。復應當知。先所修習四法相貌。悉是傎倒。欲

得真實。修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寳珠。所謂我想。常樂净想。䟽曰次從時諸比丘去。是破其偏行。亦名酬請。大為二。初騰請。後酬請破行。初騰為三。

一領㫖歎佛。二因歎正請。三要命結請如文。從爾時佛告去。是酬請。又二。初訶不應。次正酬。初訶者。如来去住。非汝境界。汝既不能知佛徃来。寧得

隨去。故言不應。次酬請為二。初以人酬。涎以法酬。汝前請位。正欲學法。今留人法。於學頃足。吏何所請。人酬中為三。一標付囑人。次歎人同如来。三

釋歎。初二如大。第三釋中意者。如王委任大臣。巡者行也。佛欲巡行餘方。故委任迦業。從汝等當知去。以法酬請。又二。初酬請。次破偏行。初酬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