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5297.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傅之不以高偃挈燕伯則是然不當與自歸而名之者一之以起問也以納為内弗受其失與前同張洽集註按燕伯出奔。名而納之。不名者其

罪未至。如衛朔鄭突諸侯失國。諸侯納之正也。傅見前左氏傅。杜氏註見前杜預註。孫復尊王發㣲北燕伯三年出奔齋。不言納于燕者。明未得國

都也。劉敞傅其言納何。言納者。與納也諸侯失國。諸侯納之正也。劉敞權𢖍公羊曰伯于陽者。公子陽生也。非也。公羊謂孔子作春秋。用百二十國

寳書也。豈百二十國書悉如此殘缺乎。曷為不革又孔子作春秋用百二十國。書而見於春秋者。裁六十餘國耳。所以不悉見者。師說事非卓佹則

不取也。如陽生此事殘缺乃爾。又非卓佹。盖何足復録乎。明春秋之作。據魯史審矣。以是論之。伯于陽。非公子陽生其所云云者皆誣聖人也。榖梁

曰納者。内弗受也。非也。諸侯失國。諸侯納之。教患哀禍也。顧以為弗受。反當遂其亂臣賊子之心乎。又曰燕伯之不名何也。不以高偃挈燕伯也。亦

非也楚人圍陳納頓子于頓。榖梁以謂納頓子者陳也。陳之挈頓子可矣。即何不名頓子乎蘇穎潰解三年燕伯奔齋。六年齋將納之而不克。至是

始納之其言納燕有君也。名其出奔而不名。其納不以高偃名燕伯。君臣之。禮也。不言納之者。燕未得所都也。龍學孫覺經解春秋書納者六。其四

或納大夫。或納公子。其納失地之君。惟二。頓子北燕。伯是也。春秋諸侯失地則生名。頓子北燕。伯失地不名者。盖孔子之意也。夫立諸侯者。惟天子

爾。諸侯不得立諸侯也。諸侯失地則名。頓子北燕伯為齋楚納之而又名焉。則是諸侯得立諸侯者特變例而不書其名。所以不與齋楚之專立也。

榖梁曰。不以高偃挈燕伯。盖一偏之說。公羊又非也。西疇崔子方經解北燕伯之納。何以不名。未得乎國也。杜諤會義集議曰。三年書北燕伯欵出

奔齋。此言齋納北燕。伯。即欵可知也。出奔書名。史策之常也。入而不名者。亦衛侯入于夷儀之比也。公羊意雖以信史尊經。然於是發傅。理亦迂𤁐。

何休徒見晉趙盾帥師納衛世子蒯聵子戚。故以欵非犯父命釋之。是亦方枘而不通經之義例也。 諤曰。末世以諸侯而納諸侯者弗一。春秋不

與而譏之。况以大夫而納諸侯乎。不正之甚也。而又帥。師以納之。其惡可知矣。左氏公羊榖梁曰及註。各見前。發㣲曰見前孫復尊王發㣲。葉夢得

傅高偃。齋大夫之三命者也。陽。北燕之邑也。何以不言納于北燕。未得北燕。也。其曰納。與其納也。息齋高閔集註三年。北燕出奔齋。六年齋將納之

而不果。欵播越在外。盖十年矣。不能自復。而藉齋之力。僅能納之别邑而已。其失國難反如此。可以為公戒矣。名其出奔而不名其納者。方其出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