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5297.pdf/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已自絶其國矣。此不名者。罪其國之臣子也。東萊吕祖謙集解吕氏曰北燕伯不名。劉質夫以謂與襄二十五年衛侯入于夷儀同盖國其國。非臣

下所當逐。入于夷儀納于陽不名。以正其君臣之分也。左氏傅見前。杜氏註見前杜預註。泰山孫氏曰見前孫復尊王發微。止齋陳傅良後傅于陽。

内弗受也。衛侯朔入衛不言納。納頓子不言奔。奔且言納者。北燕伯欵。衛世子蒯聵也。是内弗受之辭也。端明戴溪講義榖梁曰。燕伯之不名何也。

不以高偃挈燕伯也。公羊曰。伯于陽者何。公子陽生也。北燕伯之出奔。與其入國。其本末甚明。公羊何所見。而以公子陽生釋之。如公羊之言。夫子

於其所不知。盖闕如也。公羊乃以不可知者為知。其亦異於夫子也㔾矣。平齋洪咨䕫說入者歸之。易。納者歸之難。北燕伯奔齋。以避諸大夫之偪。

出名而納。不名其納之正耶。非也。齋為義不終行大事。不以信使燕伯。失所歸也。先是景公親伐燕以納簡公。取賂而還。今命將徃納非復親伐之

勤。力雖可以返諸國都。牽於賂已之私。僅納之陽以塞其請而已。信義安在哉。異時取鄆居公即此意。吕大圭或問或問納者。不宜納也。信乎。曰春

秋書納者六。皆用師以納之。莊九年公伐齋納紏。伐而納之也。僖二十五年楚子圍陳。納頓子于頓。圍而納之也。文十四年晉人納捷菑于邾。則趙

盾帥師以納之也。其書晉人者。以其弗克納而略之也。宣十一年楚子入陳。納公孫寧儀行父于陳。則以楚君之重。楚師之衆而納之也。昭十二年

春齋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哀二年𣈆趙鞅帥師納衛世子蒯聵于戚。則以帥。師而納之也。凡言納者。内弗受而。彊致之辭。此盖内無有為之助。

而自外用勢力以納之爾。說者曰納者。不宜納也。此言過矣。以北燕伯觀之。書之曰北燕伯。則是燕之君也。與入于夷儀同。豈有不宜納者耶。諸侯

之入其國。有書入者。有書歸者有書納者。歸易辭也。入難辭也。納者。内莫為助之辭也。木訥趙鵬飛經筌燕伯之奔齋。于今十年。齋於是始納之。亦

緩矣。六年齋侯伐燕。將納燕伯而不克。盖不能納。必得賂而止也。聖人惡其無實而千其名。故不書納焉。今納之不及國而納于陽。陽。燕邑也。其後

不復見于經。不知卒歸燕與否也。然諸侯之入有正篡。聖人於名不名以見之。鄭突篡入櫟故名。衛侯以正入于夷儀故不名。今燕伯實正也。見逼

而奔。倚齋而入。故亦不名。以别其無惡焉。李俞集義謝湜曰。燕伯之齋也。景公為燕伯伐北燕高偃帥。師納燕伯。齋國之大義也。循而行之。則邦國

豈有悖逆之亂哉。雖然。高偃能納燕。伯于别邑。而不能為之討逆臣以反其位。非所以定燕伯而安燕國也。書納于陽。善其志矣。而未善其事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