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6558.pdf/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情。本胡子知言。前一句曰同體異用。其語有病。故集註止收一句。曲學阿世。出淇書。軼謂公孫弘曰。務正學以言。母曲學以阿世。王文憲曰。自好樂以

 下至此五章。共一機軸。而充之以學力。似不免有戰國雄辯氯象。其所以異於戰國者。務引其君以當道。發天理於幾微。遇人欲之横流。所以大有功於

 天下。朱子語録孟子荅梁惠王問則。直掃之此䖏又如此開導之。何也。蓋此䖏亦分義利。人自不察耳。發明對利國之問甚嚴。而此諸章甚婉者。法語之

 言不嫌其嚴。巽與之言不嫌其婉。史伯璇管窺前篇卒章之末。張氏嘗辯及此。愚亦附以臆度之見矣。請申其說。蓋惠王於見賢之初發何以利吾國之

 問。是以利國之事責之孟子。而不自知徇利之爲非也。故孟子不得不直掃之。宣王於言論之際自以好貨爲疾而無隱於孟子。則非梁王不知徇利爲

 非者之比矣。故孟子不可不有以開導之也。梁王知有利而不知有義。宣王非不知義之爲是。利之爲非者。特私欲之蔽。未能自堯耳。餘則語録猎矣。

 發明以法言巽言爲分别蓋本論語集註之意而言也。論語法言巽言之義難分别。故集註以孟子所言證之至矣爲發明者正當於此分别。孟子何故

 以法言對利國之問。却以巽言對齊王諸章之言以曉學者。可也。今乃但援法言巽言爲說。則何以異於無星之秤無寸之尺乎。何文淵事文引證曲學

 阿世前漢轅固傳轅固。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爲慱士。後以疾免。武帝初復以賢良徵。諸儒多嫉。毁曰固老罷歸之。時固已九十餘矣。公孫弘亦徵。仄目

 而事固。固曰公孫子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諸齊以詩顯貴。皆固之弟子也。李流謙澹齋集宣王未安於王政之言。於是托以有疾。而有好貨

 好色之事。孟子又引太王公劉以爲言。太王好色而無怨女。無曠夫公劉好貨而有積倉有裹糧。夫使人人好色如太王。好貨如公劉。則人唯恐王

 之不好也。此與前。好勇之義同。王嘗問卿孟子以正對。王勃然變乎色。今此則若隨其意而詭說之。何哉。蓋言不剴切無以激其意。不順適無以寓

 其諷。雖若不同。其所以引君於道。則一而已。      程復心章圖

{{{ca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