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6838.pdf/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疑矣繇是而及於它則其甚怪者盖亦類此或曰然則通書可廢乎。曰不然馬牛卜相之書。今有傳者况通乎吾特惡其為孟子與聖人疾夫

世之不知言者也通之解經析義徃徃有勝處其文則俚盖亦然者也。李翔謂如太。公家教者近之矣曰續經如何曰讚易元經。禮論樂論後

世不可必其是非者又孰禦焉乃以兩漢制詔續堯舜禹湯周公之書可乎。兩漢容其近雅。乃以晉宋梁陳之詩章以續啇周之雅頌又可乎

然通之說元經曰和殤之後。君子并心一氣以待也。故假之歲時太康之始。帝制可作而不克振永熙之後君子息心焉故元經始於惠帝其

說春秋亦然繇孔子去平王二百餘年孔子何待耶然其說抑有原矣董生不曰。天心之愛人君。先出灾異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

警懼之。尚不知變。而覆敗乃至此出董生矣。則不惟吾孔子被剽至剽於董生。凢世之爲剽者窘而後爲耳。則通者其不爲窘者與容齎續筆

史子曰。茍揚王韓。其一時之大儒歟。或曰然則有疪乎。曰有請問疵曰茍駁𡖖。掦雄拘。王通侉。韓愈淺。賢良進策言仁義禮樂。必歸於唐虞三

代。儒者之功也。言仁義禮樂至唐虞三代而止。儒者之過也。仁義禮樂。三才之理也。非一人之所能自爲。三才未甞絶於天下。則仁義禮樂何

甞一日不行於天下。古之聖人由之而知。後之君由之而不知。知之者。以其所知與天下共由之。而不知之者。亦以其所不知與天下共由之。

是則有差矣然而仁義禮樂未甞亡也。儒者之術道至秦漢以下則闕焉。其意以爲唐虞三代之聖人能自爲之歟。善哉乎王通氏。其知天下

之志乎。其有能爲天下之心乎。何以知之。以其能續經而知之。孔子之爲書也至秦誓。爲詩也繫魯。爲春秋也因魯以存義道之所在。仁義禮

樂之所行。不專於一人也。不私於一姓也。豈斷是經而遂巳乎。作之於前當時蒙其治。述之於後。萬世垂其道。作者不廢。則述者不息矣。後世

之儒者。以爲六經孔氏之私書而巳。仁義禮樂。唐虞三代之所獨有而巳。訓釋之參究之竭。其終身之力。於此而不能至也。何暇及於當時之

治亂乎。稽之於古。恍焉其若存。凛乎其若追。浩浩然言之而弗離。驗之於今。懣然而不能知。邈乎其不可繼而爲也。豈其徇其名而執其迹乎。

世主必曰。儒者不足用。以爲天下是未必然也。其所以致此言者。則其始矣。故獨治唐虞三代之遺文。以折當世舉當世之不合也固矣。舉當

世而不合。又將以遺後世。然則後世其何爲也。將遂有盡復之於數千載之上。使無一不如唐虞三代者乎。抑亦順三代之理。因當世之冝。舉而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