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164.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笈摳衣。親承其教。散之四方。或隱或見。莫能盡紀。其髙弟子曰。謝良佐。曰楊時。曰游酢。時晚遇靖康建炎之間。致位通顯。諸子世禄。酢仕至監察御

史。出典州郡。亦有二子仕宦。獨良佐終於監竹木務。名在黨籍著于石刻終身不遇。雖以朝奉郎致仕。奏補一子。克己入官。後克己逢巨賊。於德安

府舉家被害。一子渡閩死於瘴癘。一子克念今存流落台州貧窶一身。朝夕不給。竊見黨籍諸人。及上書得罪。身後無人食禄者。陛下皆寵之以官。

良佐之賢。親傳道學。舉世莫及。又遭禁錮而死諸子襄替。最為不幸。伏望許依黨人入上書人例。持官其子克念。使奉良佐之祀。以昭陛下尊德樂

道之實。取進止。五月二十四日。奉聖㫖。謝克念特補右迪功郎。紹興六年上。自慶曆末年。二程先生侍官南安聞濂溪周先生論道。遂厭科舉之業。

慨然有求道之志。而未知其要。泛滥於諸家。出入於老釋者。幾十年。反求諸六經。而後得之。建熈豐間。二先生聽成行尊。南北之士從游者甚衆。而

横渠張先生。亦以其學傳授于關西。二先生之門人。前有故給事中朱光庭公掞。吏部尚書邢恕。和叔。太學愽士劉絢。質夫。校書郎李籲。端伯。監西

京竹木務謝良佐。顯道。監察御史游酢定夫。今龍圖閣直學士致仕楊時中立。河中侯仲良。師聖。伊川之門人。後有祕書省正字吕大臨。與叔起居

郎劉安節。元承。給事中劉安上。元禮。尚書右丞許景𢖍。少伊。殿中侍御史馬伸。時中國子祭酒李朴。先之。右諫議大夫李處遯。嘉仲。京兆府路提點

刑獄公事郭忠孝。立之。太學愽士周行已。恭叔。徽猷閣待制吴給。敦仁。河南張繹思。叔孟。厚敦夫暢大隱潜道臨汝馮理聖先。永嘉鮑若兩商霖。前

祕書丞唐■彦思。今著作郎王蘋。信伯。新除崇政殿講書尹焞。彦明。侍讀學士范冲。元長。臨安府府學教授周孚。先伯。忱皆其顯者也。徽猷閣待制

胡安國。康侯學春秋於伊川而不及見。給事中朱震。于發通判興化軍劉子翬。彦冲。著作郎張九成。子韶。祕書郎蕭振。德起。正字喻樗子才。髙閲。柳

崇。皆慕其學焉。自關河滔没。而楊游謝三先生之學。獨盛於東南。故朱内翰之言云爾。趙忠簡當國。奏行之。自是不衆者反指以為詞。而邪說起矣。

陳公輔。論伊川之學。惑亂天下。乞屏絶。左司諫陳公輔奏。臣甞謂。朝廷所尚。士大夫因之。士大夫所尚。風俗以之。此不可不慎也。國朝嘉祐以

前朝廷尚大公之道。不容𥝠意。不植𥝠黨。故士大夫以氣節相髙以議論相可否。未甞互為朋比。遂至於雷同苟合也。當是時是非明。毁譽公。善惡

自分。賢否自彰。天下風俗。豈有尚同之弊哉。自熈豐以後。王安石之學。著為定論。自成一家。使人同已。蔡京因之。挾紹述之說。於是士大夫靡靡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