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164.pdf/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十六日也。先生以䘮制未終。辭既免䘮復申前命。先生以禄不及養。辭者三。時虞雍公獨相也。虞公罷。張說猶在樞府。先生又辭者三。九年五月二

十八日有㫖。安貧樂道。恬退可嘉。特改合入官。主管台州崇道觀。時梁鄭公為相也。淳熈三年。龔莊敏以首叅行丞相事。薦先生于上。六月二十一

日。除祕書。即上批諭龔公。以虛名之士。恐誤朝廷。龔公力爭不能得。十月復許奉祠。五年史忠定為相必欲起先生。趙衛公方執政言。冝以外郡處

之。八月五日差知南康軍。先生四辭不許乃就職。七年春旱。詔監司郡守條利病。先生因極言近習用事之害。有莫大之禍。必至之憂。近在朝夕。而

陛下不悟之語。上大怒。命先生分析。趙丞相詭辭救解乃止。先生復請奉祠。章五上。八年三月四日。除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待四年關。七月十七日。

以南康修舉荒政。民無流殍。除直祕閣先生亦再辭乃受。浙東大饑。改除提舉浙東常平茶鹽。許過闕。其年八月二十八日也。先生聞命。即日引道

既對。又論近習蔽遮天理。濁亂聖心之害。言極切至。九年。先生行部至台。得台守唐仲友不法事奏之。王丞相素善仲友。除江西提刑。先生章十上。

八月十七日。詔罷仲友。而以先生代之。又以先生賑濟有勞。進直徽猷閣。先生引義力辭。九月二十三日。詔易江東免避田産。先生又三辭。最後乞

退閑。以免宰相中傷之禍。上察其誠乃詔朱某累乞宫祠。可差主管台州崇道觀。十年正月二十三日也。祠命之未下也時相先擢太府寺丞陳賈

為監察御史。至是輪當面對遂上此奏。時鄭丙為吏部尚書。相與遂有道學之目焉。夫道學云者。謂以道為學也。其曰。周公殁。聖人之道不行。孟軻

死。聖人之學不傳者。謂道衰學廢也。故伊川先生。祭李端伯文有自予兄弟。倡明道學之語。而貽書韓持國。孫曼叔。求書譔明道先生墓銘。亦云。家

兄功業。不得施於時。道學不及傳之書。又云。智足以知其道。學足以彰其德皆是也。其後進位于朝。則上宣仁聖烈皇后書中亦云儒者得以道德

輔人主。蓋非常之遇。所謂道學意蓋如此近世學者。不知其實因小人立為道學之自。以攻善類遂併其名而自諱之。可不歏哉。劉後溪論道學

非程氏之𥝠言。殿中侍御史劉光祖奏臣間。是非不明。則邪正互攻。公論不立。則𥝠情交起。此固道之消長。時之否泰。而實為國家之禍福社稷

之存亡。甚可畏也。不可忽也。臣本䟽庸。蒙陛下過聽。親擢孤逺。使待罪言責。凡賞刑僣濫。號令乖違。民病未瘳。官箴不戒。皆可因人而舉劾。隨事以

奏陳。既顯然而易知。曾未足以深慮。若夫是非方殽。而邪得以害正。清議方晦。而𥝠得以勝公。則徃鑒昭然。危機所伏方今之憂。孰大於此。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