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2.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路縣西。鮑丘水入潞。通得鮑丘之稱矣。高梁水注之。首受濕水於戻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戻陵名。堰水自堰枝分東逕梁山

南。又東北逕劉靖碑北。其云魏使持節都督河北進諸軍事征北將軍建城郷俟沛國劉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觀源流。相𨻽以度形勢。嘉武安之通

梁。羡秦民之殷冨乃使帳下督丁鴻軍士十人。以嘉平二年立過於水道高梁河造戻陵。遏開車箱渠。其遏表云高梁河水者。出自并州黄河之别

源。時長岸峻固。眞截中流。積石籠以為主遏高一丈。東西長三十丈。南北廣七十餘步。依北岸立水門。門廣四丈立水十丈。山川暴戻。則乘遏東下。

平流守常則自門北入灌田𡻕二千頃。凡所封地百餘萬畝。至景元三年辛酉詔書以民食轉廣。陸廢不贍。遣遏者樊晨更制水門。限田千項。刻地

四千三百一十六頃。出給郡縣。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頃。水流乘車箱渠。自葪西北逕昌平東。盡漁陽潞縣。凡所潤舍四五百里。所灌田萬有餘頃。

高下孔濟。原隰底平。疏之斯溉。决之斯散。導渠口以為濤門。灑滮池以為甘澤。施加於當時。敷被于後世。晉元康四年君少子驍騎將軍平卿侯弘

受命。使持節監幽州諸軍事。領護鳥凡校尉寧朔將軍。遏立積三十六載。至五年夏六月洪水暴出。毁損四分之三。乘北岸七十餘丈。上渠車箱所

在漫溢。追惟前立遏之勲。親臨山川。指授規略。命司馬關内侯逢惲内外將士二千人。起長岸。立石渠。修立遏治水門。門廣四丈。立水五尺。興復載

利通塞之冝。准遵舊制。凡用功四萬有餘焉。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襁負而事者。盖數千人。詩載經始勿亟易稱民忘其勞。斯之謂乎。於是二府文

武之士。感秦國思鄭業之績。魏人置豹祀之義。乃遐慕仁政。追述成功。元康五年十月十一日刋石立表。以紀勲烈。并記遏制度。永為後式焉。事見

其碑辭。又東南流葪縣北。又東至潞縣。注于鮑丘之水。又南逕潞縣故城西。王莽之通潞亭也。漢光武遣吳漢耿弇等破銅馬五幡於潞東。謂是縣

也。屈而東南流逕潞城南。世祖拜彭寵為漁陽太守治此寵叛。光武遣㳺擊將軍鄧隆代之。軍於是水之南。光武策其必敗。果為寵所破。遺壁故壘

存焉。鮑丘水又東南入夏澤。澤南紆曲渚一十餘里。北佩謙澤眇望無限也。又南至雍奴縣北。屈東入于海。鮑丘水自雍奴縣故城西北。舊分笥溝

水東出。今笥溝斷衆川東注混同一潰。東逕其縣北。又東與泃河合。水出右北平無終。縣西山白楊谷。西北流逕平谷縣。屈西南流。獨樂水入焉。水

出北抱犢固平南逕谷縣故城東。後漢建武元年光武遣十二將追大槍五憣及平谷大破之。於是縣也。其水南流入于泃。泃水又左合盤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