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2.pdf/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風俗記曰。燕語呼亡為無。今改冝郷也。濕水又東逕温泉水注之。水上承温泉於橋山下。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四十里有橋山。下有温泉。泉上

有祭堂。彫簷華宇。被于浦上。石池吐泉。湯湯其下。炎凉代序。是水灼焉無改。能治百疾。是使赴者若流池水北流入于濕水。濕水又東左得于延水

口。水出塞外子玄鎮西。長川城南小山。山海經曰。梁渠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循水出焉。東南流逕且如縣故城南。應劭曰。當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

城故縣也。代稱不拘。名號變改。校其程郭相去逺矣。地理志曰。東部都尉治於延水。出縣北塞外。即循水也。循水又東南逕馬城縣故城北。地理志

曰。東部都尉治。十三州志曰。馬城在高栁東二百四十里。俗謂是水為河頭。河頭出戎方。土俗變名耳。又東逕零丁城南。右合延郷水。水出縣西山。

東逕延陵縣故城北。地理風俗記曰。當城西北有延陵郷故縣也。俗指謂之琦城川。又東逕羅亭。又東逕馬城南。又東注脩水。又東南於大寗郡北。

右注鴈門水。山海經曰。鴈門之水出于雁門之山。鴈出其間。在高栁北。高栁在代中。其山重巒叠巘。霞舉雲高。連山隱隱。東出遼塞。其水東南流逕

高柳縣故城北。舊代郡治。秦始皇二十三年。虜趙王遷國以為郡。王莽之所謂厭狄也。建武十九年。世祖封代相堪為侯國。昔牽招斬韓忠於此處

城在平城東南六七十里。於代焉西北也。鴈門水又東南流屈逕一故城背山面澤北。俗謂之叱嶮城。鴈門水又東南流屈而東北積而焉潭。其陂

斜長而不方。東北可二十餘里里廣一十五里。蒹葭蘭生焉。敦水注之。其水導源西北少咸山之南礬。東流逕來合縣故城南。地理風俗記曰。道人城

北五十里有叅合郷故縣也。敦水東又湀水注之。出東阜下。西北流逕故城北。俗謂之和堆城。又北合敦水亂流東北注鴈門水。故山海經曰。少咸

之山。敦水出焉。東流注于廌門之水。郭景純曰。水出鴈門山謂斯水也。鴈門水又東北入陽門山。謂之羊門水。與神泉水出葦壁北。水有靈焉。及其

宻雲不雨。陽旱愆期。多禱請焉。水有二流。世謂之比蓮泉。一水東北逕一故城東。世謂之石虎城。而東北流注陽門水。又東逕三會亭北。又東逕西

伺道城北。又東托台谷水注之。水上承神泉於葺壁北。東逕羊門山南託台谷。謂之託台水。汲引泉溪澤渾濤東注。行者間一十餘渡。東逕三會城

南。又東逕託台亭北。又東北逕馬顫亭北。東北注鴈門水。鴈門水又東逕大寗郡北。魏太和中置。有脩水注之。即山海經所謂脩水東流注于鴈門

水也。地理志曰。有于延水。而無鴈門脩水之名。山海經有鴈門之目而無說。于延河自下亦通謂之于延水矣。水側有桑林。故時人亦謂是水焉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