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136.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春秋隱公十一年營之。公謂羽父曰吾將歸老焉。故郡國志曰。梁父有兎裘聚。淄水又逕梁父縣故城南。縣北有梁人山。開山圖曰。泰山在左。亢父

在右。亢父知生。梁甫主死。王者封泰山禪梁甫故縣取名焉。淄水又西南柴縣故城北。地理志曰。泰山之屬縣也。世謂之柴汶矣。淄水又逕郕北。漢

高帝六年。封董渫為侯國。春秋齊師圍郕。郕人伐齊。欽馬於斯水也。昔孔子行於郕之野。遇榮啓期。於是衣鹿裘被髮琴歌三樂之歡。夫子善其能

寬矣。淄水又西逕陽關城南。西流注于汶水。水又南逕巨平縣故城東而西南流。城東有魯道。詩所謂魯道有蕩。齊子由歸者也。今汶上夾水有文

姜臺。汶水又西南流。詩云。汶水滔滔矣。淮南子曰。貉渡汶則死。天地之性𠋣伏難尋。固不可以情理窮也。汶水又西南逕魯國汶陽縣北。王莽之汶

亭也。縣北有曲水池亭。春秋桓公十二年。經書公會祀侯莒子于曲池。左傳曰。平杞莒也。故杜預曰。魯國汶陽縣北有曲水亭。漢章帝元和三年。東巡

泰山。立行宫於汶陽。執金吾耿恭恭。屯城門於汶上。基塹存焉。世謂之關陵城也。汶水又西逕汶陽縣故城北而注。又西南過蛇丘縣南。汶水又西

洸水出焉。又西逕蛇丘縣南。縣冶鑄鄉故城。春秋左傳。宣叔娶于鑄是也。杜預曰。濟北蛇丘縣所冶鑄鄉城者也。又西南過岡縣北。地理志。鄉故闡

也。王莽更之曰柔也。應劭曰。春秋經書齊人取讙及闡亭是也。杜預春秋釋地曰。闡在岡縣北。岡城東有一小亭。今岡縣治。俗人又謂之闡亭。京相

璠曰。岡縣西四十里有闡亭。未知孰是。汶水又西蛇水注之。水出縣東北泰山。西南流逕汶陽之田。齊所侵也。自汶之北。平暢極目。僖公以腸季友。

蛇水又西南逕鑄城西左傳所謂蛇淵囿也。故京相璠曰。今濟北有蛇丘城。城下有水。魯囿俗謂之濁須水非矣。蛇水又西南逕夏暉城南。經書公

會齊侯于下讙是也。今俗謂夏暉城。蓋春秋左傳桓公三年。公子暉如齊。齊侯送姜氏于下讙非禮是也。世有夏暉之名矣蛇水又西南入汶。汶水

又西。溝水注之。水出東北馬山。西南流逕棘亭南。春秋成公三年。經書秋叔孫儔如帥師圍棘。左傳曰。取汶陽之田。棘不服圍之。南去汶水八十。又

西南逕遂城東。地理志曰。蛇丘遂卿。故遂國也。春秋莊公十三年。齊滅遂而戍之者也。京相璠曰。遂在蛇丘東北十里。杜預亦以為然。然縣東北無

城以擬之。今城在蛇丘西北。蓋杜預傳疑之非也。又西逕下讙城西而入汶水。汶水又西逕春亭北。考古無春名。唯平陸縣有崇陽亭。然是東去岡

城四十里。進璠所注則符。並所未詳也。又西南過平章縣南。地理志曰。東平國故梁也。景帝中和六年。别為濟東國。武帝元鼎元年為大河郡。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