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6.pdf/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北山。地埋志曰。出濟陰來氏縣。又云出卞隷北。侄言北山皆為非矣。山海經曰。泗水出魯東北。余昔因公事。沿歷徐汔路逕洙泗。因令尋其源流。水

出汴縣故城乘南。桃墟西北。春秋眧公七年。謝息納李孫之言。以孟氏成邑。與𣈆而遷于桃。杜預曰。魯國卞縣東南有挑墟。世謂之曰陶墟。舜所處

也。井曰舜井。皆為非也。虛有澤。澤方一十五里。深水微渟三丈。如滅澤西際皋。俗謂之媯亭山。蓋省陶瓐舜井之言。因復有媯亭也名矣。阜側有三

石穴。廣圓三四尺。穴有通壳。水有盧溝。數夕之中。則傾陂竭澤矣左右民居。識其將漏。預以木為曲狀約鄣穴口。魚鹽暴鱗。不可勝載矣。自此連岡

通年。西北四十許里。岡之西際。便得泗水之源也。傳物志曰。泗出焙尾。盖斯阜者矣。石穴吐水。五泉俱導。泉穴各征尺餘。水漂南側有一廟。祐柏成

林。時人謂之原泉祠。非所究也。泗水西逕其縣故城南。春秋農公二十九年。季武取卞曰聞守卞者狩叛。臣率徙以取之是也。南有始薎城春秋隱

公元年。公及邾。儀父盟于䕏者也。水出二邑之間。西逕郚城北。春秋文公七年。經書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遂城部。杜預曰。魯邑也。卞縣南有部

城。備邪難也。泗水自卞而會於洙水也。西南逕魯縣北。泗水又西南流逕魯縣分為二流。水測有一城。為二水之分會也。北為涷瀆。春狀莊公九年。

經書冬浚洙。京相璠曰。牡預並言洙水在魯城北。浚深之為齊備也。南則泗水。夫子教於洙泗之間。今於城北二水之中。即天子領使之所也。從征

記曰。洙泗二水。交於魯城東北十七里。闕里。背洙泗。牆南北一百二十步。東西六十步。四門各有石閫。北門去洙水百步餘。後漢初。闕里荊𣗥自開。

從謂堂至九里。鮑永為。相。因脩饗祠。以誅魯賊彭豐等。郭緣生言。泗水在城南非也。余按國語。宣公夏溢於泗測里。革斷置棄之。韋昭云。泗在魯城

北。史記冢記。王隱地遒記。咸言葬孔子於魯城北泗水上。今泗水南有夫子冢。春秋孔演圖曰。鳥化為書。孔子奉以告天。赤爵荼書。上化為黄玉。刻

曰孔捷命作。應法為亦制。說題辭曰。孔于卒。以所受黄玉葬魯城北。即子貢盧蓋處也。譙周云。孔子死。後魯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餘家。命曰孔里。

孔叢曰。夫子墓墊方一里。在魯城北六里泗水上。諸孔丘封五十餘所。人名昭穆不可復識。有銘碑三所。獸礙其存。皇覧曰。弟子各以四方竒木來

植。故多諸異樹。不生𣗥木刺草。今則無復遺條矣。泗水自城北。南逕魯城。西南合沂水。沂水出魯城東南尼丘山西北。山即顔母所祈而生孔子也。

山東一十里。有顔母廟。山南數里。孔子父葬處。禮所謂防墓崩者也。平地發泉。流逕魯縣故城南。水北東門外。即爰居所止處也。國語曰。海鳥曰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