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136.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居。止於魯城東門之外三日臧文仲祭之。展禽譏馬。故莊子曰。海鳥止郊。魯俟觴之。奏以廣樂具以。大牢。三日而死。此養非所養矣門廓之外。亦戎

夷死處。吕氏春秋曰。昔戎夷違齊如魯。天大寒。而後門。與弟子宿於郭外。寒愈甚。謂弟子曰。子與我衣。我活。我與子衣。子治。栽國士也。為天子惜。

子不肖。人不足愛。弟子曰。不肖人。惡能與國士并衣哉。戎嘆曰。不濟未解衣與弟子。半夜而死。沂水北對稷門。昔圉人犖有刀能投蓋于此門。服處

曰。能投千鈞之重過門之上也。杜預謂走接屋之桶。及覆門上也。春秋僖公二十年。經書春新作南門。左。傳曰。書不時也。杜預曰。本名稷門僖公更

高大之。今猶不與諸門同。故名高門也。其遺基猶在。地八丈餘矣。亦曰雩門。春秋左傳。莊公十年。公子偃請撃宋師。竊從雩門蒙皋北而出者也。門

南隔水有壽壇。壇高三丈。曹點所欲風舞處也。高門一里餘。道西有道兒君碑。是魯。柏陳君立。昔魯參居此。裊不入郭。縣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有

大庭氏之庫。春秋竪牛之所攻也。故劉公幹魯都賦曰。戢武器於有災之庫。放戎焉於巨野之坰。周成王封姬旦於曲阜曰魯。秦始皇二十三年。以

為薛郡。漢高后元年為魯園年上有季氏宅。宅有武子臺。令雖崩夷。猶高數丈。臺西百步。有大井廣三丈。深十餘丈。以石壘之。石似磬剩。春秋宣公

十二年。公山不狃帥费攻魯。公入季氏之宫。登武子之臺也。臺之西北二里有周公臺。高五丈。周五十步。臺南四里許則孔廟。即夫子之故宅也。宅

大一頃。所居之堂。後世以為廟。漢高祖十三年過魯。以太牢祀孔子。自秦墝詩書。經典淪缺。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舊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

時人已不復知有右文。謂之科斗書。漢世秘之。希有見者。于時聞堂上有金石綵竹之竒。乃不壞。廟屋三間。夫子左西門東向。微母在中間南面。夫

人隔東一間乘向。夫子𥄢前有石硯一枚。作甚朴云平生時物也。魯人藏孔子所乘車於廟中。是顔路所請者也。獻帝時。廟遇火燒之。永平中。鍾離

意為魯相。到官出秋錢萬三千丈。付户曹孔訢治夫子車。身入廟拭几席劎履男子張伯除堂下草。王中得玉璧七枚。伯懷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

主簿安置几前。孔子授堂床首有懸瓮。意召孔訢問何等瓮也。對曰。夫子瓮也。背扇丹書。人勿敢發也。意曰。夫子聖人。所以遺瓮。欲以懸示後賢耳。

發之。中得素書。文曰。後世修吾書。董仲舒。護吾皋。拭吾履。發吾司。會稽鍾離意。璧有七。張伯藏其一。意即君問。伯果服馬。魏黄初二年。文帝令郡國

修起孔子舊廟。置百户吏卒。廟有夫子像列二弟子執卷立侍穆穆有詢仰之容漢魏以来廟列七碑二碑無字枯柏猶茂廟之西北二里有顔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