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7.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諸葛武侯所居也。南枕沔水。水南有亮壘。背山向水中有小城。廻隔難解。沔水又東逕沔陽故城南城。城舊漢祖在漢中。言蕭何所築也。漢建安二

十四年。劉備平劉璋。北定漢中。始立壇。即漢王位于此城。其城南臨漢水。北帶通逹。南靣崩水。三分之一。觀其遺畧厥狀。時傳南對定軍山曹公南

征漢中。張魯降。乃命夏侯淵等守之。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沔水。遂軒淵首保有漢中。諸葛亮之死也。遺令葬乎其山。因即地勢不起墳壟。唯深松茂

栢攅蔚川阜。莫知墓營所在。山東名高平。是亮宿營處。有亮廟。亮薨。百姓野祭。步兵校尉習𨺼。中書郎向充。共表云臣聞周人思召伯之德。甘棠為

之不伐。越人懷范蠡之功。鑄金以存其像。亮。德軌遐邇。勲盖來世。王室之不壞實賴斯人。而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追述在昔者

也。今若盡順民心。則黯而無典。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此聖懷所以惟疑也。臣謂冝近其墓。立之沔陽。斷其私祀。以宗正禮。始聽立祀。斯廟盖所啓置

也。鍾氏季征蜀。枉駕設祠宫。東即八陣圖也。遺基略在。崩褫難識。沔水又東逕西樂。城北。在山上。周三十里。甚嶮固。城側有谷。謂之容裘谷。道通益

州。山多群獠。諸葛亮築以防違。梁州刺史楊亮。以即嶮之固保而居之。為符堅所敗。後刺史姜守潘猛。亦相仍此城。城東容裘溪注之。俗謂之洛水

也水南遵巴嶺山東北流。水左有故城。憑山即嶮。四靣岨絶。言先主遣黄忠據之以拒曹公。溪水又北逕西樂城東。而北流注于漢。漢水又左得度

口水。出陽平北山。水有二源。一曰清檢。出佳鱯。二曰濁檢。出好鮒。常以二月八月取之。羙𤤽常味。度水南逕陽平縣故城東。又南逕沔陽縣故城東。

西南流注于漢水。又東石會温泉水口。水發山北平地方數十步。泉源沸涌東夏湯湯。望之則白氣浩然。言能羗百病云。洗浴者皆有流黄氣。赴集

者常有百數。池水通注漢水。漢水又東。黄沙水左注之水北出逺山。山谷邃嶮。人跡罕交。溪曰五丈溪。水側有黄沙屯諸葛亮所開也。其水南注漢

水。南有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逺望山墳。嵬嵬狀高。及其所載有墳。刑山上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人謂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廟及擣衣石言張魯

女也。有小水北流。入流謂之女郎水。漢水又東合襃水。水西北出衙嶺山。東南逕大石門。歴故棧道下谷。俗謂千梁無柱也。諸葛亮與兄瑾書云。前

趙子龍退軍燒壞赤崖。以此閣道縁谷一百餘里。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窮極不可强也。又云。頃大

水暴出赤崖。以南橋閣悉壞。時趙子龍。與鄧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縁崖與伯苗相聞而已。後諸葛亮死于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