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904.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聞。一向多聞名增上慢聲聞。知他名有學聲聞。沈空滯寂。及自知名。無學聲聞。貪嗔癡等是毒。十二分教是藥。毒未銷藥不得除。無病喫藥藥變成

病病去藥不消。不生不滅是無常義。𣵀槃經云。有三惡欲。一欲得四衆圍繞二欲得一切人為我門徒三欲得一切人知我是聖人及阿羅漢。迦葉

經云。一欲求見未來佛二欲求轉輪王。三欲求刹利大姓。四欲得婆羅門大姓。乃至厭生死求𣵀槃如是惡欲先湏斷之秪如今但有取染𨔝念。盡

名惡欲盡屬六天。摠被波旬管。問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如何師云。但息一切有無知見。但息一切貪求。箇箇透過三句外。是名除糞。秪如今求佛。求

菩提求一切有無等法是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秪如今作佛見。作佛解。但有所見所求所著。盡名戲論之糞亦名麄言亦名死語如云大海不宿

死屍。等閑說話不名戯論說者辯清濁名戯論教文都摠有二十一般空。淘擇衆生塵累沙門持齋持戒忍辱柔和。慈悲喜捨尋常是僧家法則。會

與麽會宛然依佛教秪是不許貪著依執。若希望得佛。得菩提等法者。似手觸火文殊云若起佛見法見應當害已。所以文殊執劍於瞿曇。鴦掘持

刀於釋氏如云菩薩行五無間而不入無間地獄他是玄通無。間。不同衆生五逆無間從波旬直至佛。盡是垢膩都無纖毫依執。如是名二乗道。况

乎諍論覔勝負說。我能我解。秪名諍論僧。不名無為僧。秪如今但不貪染一切有無諸法是名無生。是名正信。信著一切法。名信不具。亦名信不圖。亦

名偏信不具。故名一闡提。如今欲得驀直悟觧。但人法俱泯。人法俱絶。人法俱空。透三句外。是名不墮諸數人者。是信法者是戒施聞慧等菩薩。忍

不成佛。忍不作衆生。忍不持戒。忍不破戒。故云不持不犯。智濁照清。慧清識濁。在佛名照慧。在菩薩名智。在二乗及衆生𨓉。則名識。亦名煩惱在佛

名果中說因。在衆生名因中說果。在佛名轉法輪。在衆生名法輪轉。在菩薩名瓔珞莊嚴具。在衆生名五陰業林。在佛名本地無明。是無明明。故云

無明。為道體不同衆生暗蔽無明。彼是所。此是能。彼是所間。此是能聞。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来不去。是生語句。是出轍語句。不明不暗。不佛不衆

生。捴與麽也。來去斷常。佛與衆生是死語遍不徧。同異斷常等。是外道義般若波羅蜜。是自己佛性。亦云摩訶衍。摩訶是大義。衍是乗義。若守住自

己知覺又成自然外道。不用守如今鑑覺。不用别求佛。若更别求。又屬因緣外道此土初祖云。心有所是。必有所非。若貴一物。則被一物惑。若重一

物。則被一物惑。信被信惑。不信又成謗。莫貴莫不貴。莫信莫不信。佛亦不是無為。雖不是無為。又不是冥寞。猶如虚空。佛是大心衆生鑑覺多。鑑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