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904.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德無量無邊。猶不如第五十人聞経。隨喜功德。報恩経云。摩耶夫人生五百太子盡得辟支佛果。而皆滅度。各各起塔供養一一禮拜。嘆言不如生

於一子。得無上菩提。省我心力。秪如今於百千萬衆中有一人得者。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常勸衆人。須玄觧自理。自理若玄。使得福知。如貴使

賤。亦如無住車。若守此作解。名髻中珠。亦名有價寳珠。亦名運糞入。若不守此為解。如王䯻中明珠與之。亦名無價大寳。運糞出。佛直是纏外

人。却来纏内與麽作佛。直是生死那邊人。直是玄絶那邊人。却来向者岸與麽作佛。人及獼猴。俱不能行。人喻十地菩薩。獼猴喻几夫。讀経看教。求

一切知解。不是一向不許解得三乗教。善得瓔珞莊嚴。具得三十二相。窟宅覔佛即不得。教云。貪著小乗。三藏學者。猶不許親近。何况自為是破戒

比丘。名字羅漢。𣵀槃経中。被配入十六惡律儀中。同於畋獵漁捕為利養故。殺害大乗方等。猶如甘露。亦如毒藥。消得去如甘露。消不去如毒藥。讀

經看教。若不解他生死語。决定透它義句不過。莫讀最第一。亦云須看教亦須參善知識。第一須自有眼。須辯它生死語始得。若辯白不得。决定透

不過。秪是重增比丘繩索。所以教學玄㫖。人不遣讀文字。如云說體不說相。說義不說文。如是說者。名真說。若說文字。皆是誹謗。是名邪說。菩薩若

說。當如法說。亦名真說。當令衆生。持心不持事。持行不持法。說人不說字。說義不說文。說道欲界無禪。亦是帶一隻眼人語。既云欲界無禪。憑何得

至色界。先因地上習二種定。然後得至初禪有想定。無想定。有想定生色界。四禪等天無想定生無色界。四空等天欲界。灼然無禪。禪是色界。問如

今說。此土有禪如何。師云。不連不禪。是如來禪。離生禪想。問如何是有情無佛性。無情有佛性。師云。從人至佛是聖情執。從人至地獄是几情執。秪

如今但於凡聖二境。有染愛心。是名有情無佛性。秪如今但於凡聖二境及一切有無諸法。都無取捨心。亦無無取捨知解。是名無情有佛性。秪是

無其情繫。故名無情。不同木。石。太虗。黄花。翠竹。之無情。將為有佛性。若言有者。何故經中不見受記而得成佛者。秪如今鑑覺。但不被有情改變。喻

如翠竹。無不應機。無不知時。喻如黄花。又云若踏佛階梯。無情有佛性。若未踏佛階梯。有情無佛性。僧問大通智勝佛。十刼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

得成佛道。如何。師云。刦者滯也。亦云住也。住一善。滯於十善。西國云佛。此土云覺。自己鑑覺。滯著於善。善根人無佛性。故云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

道。觸惡住惡。石衆生覺。觸善住善。名聲間覺。不住善惡。二邊不依住。將為是者。名二乗覺。亦名辟支佛覺。既不依住善惡二邊。亦不作。不依住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