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014.pdf/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普眼等說一行。煩惱菩提二無二。不得煩惱及菩提。若不分别欲及瞋。亦不分别於癡等。捨離彼此於三者。彼覺菩提諸導師。若不住於有所得。亦

不有念及不動。不起我想無依處。彼覺菩提無上安。若捨分别於分别。謟曲幻僞與嫉妬。樂行頭陀戒福德。彼覺菩提無量眼。若聞此法無所捨。於

廣說時亦不疑。彼當速成兩足尊。世間無上智自在甚深諸法最妙勝。不可思量寂無說。若不開發我見者難覺於多俱致劫善男子。爾時彼利

益上菩薩比丘。說此偈時。於上空中。六十六那由他。諸天得無生法忍復有六十二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寂定威儀比丘。聞是

偈巳。無喜樂意。心生熱惱。徧身皆腫。於是人所反生慈心思。惟於此一慈心故。餘皆瞋恨。於彼時間。大地開裂。彼現身。墮阿鼻地獄。住於彼中。億那

由他。百千𡻕數。受大極苦。於彼命終。即受生於。見毒蛇中。如是次第。經於多億那由他等。百千生中。二惡處行。大阿鼻獄。大叫喚獄。還復生彼。見毒

蛇中。以彼如是。不善根故。滿足經於六十二億那由他等。百千劫數。以彼往昔於上利益菩薩。生一慈心。以眼觀視。以彼善根。從彼處終得受人身。

由彼慈心。有熏習故。又復以彼見毒蛇母而於彼所。起慈心故。復聞如是深妙法故。今得如是。利智神通。善男子。於意云何。彼時寂定威儀比丘。豈

異人乎。今此難調怨讎是也。此於徃昔有是業障。善男子。於意云何。彼時利益上菩薩比丘者。莫作異見。我身是也。諸善男子。彼時有王勇健力者。

今無所有菩薩是也。諸善男子。此由徃昔。於菩薩邊。生如是等瞋恨心故。受如是等。難知可畏業障惱患。諸善男子。以如是故。若有菩薩。當欲净於

諸業障者。於諸菩薩。恭敬尊重。如教師想。諸善男子。若當欲得不害自身。住菩提者。應如是學。說此徃昔出法品時。有九十二那由他等。百千衆生

得無生忍。三十六億那由他等。諸菩薩。得净業障。爾時難調怨讎先害人者。聞佛授記。歡喜踊躍。飛住虗空。髙七多羅樹。而說偈言。若欲住净土。

應如導師說。應信於諸佛。最上大神通。覺佛神通已。知無分别處。於世間無有。而難可得者。若聞無所有。所問經法者。能信能觸證。則供養諸佛。若

學此經已。能除諸有想。得捨已作惡。當見諸導師。若學於此經是則見諸佛。親侍諸如來。如此經廣說。此則是施度净戒所依住。忍辱及精進。智慧

等本處。若無有所得。是處不說著如世尊所說。覺如是調伏。若聞於此經。令諸義示現。種種諸供養。力盡無能報。不可數多劫。闇而無所見。若聞此

經者。得到諸佛地。彼悟於愚痴以破無明闇。以得一切空。由聞此經故。多種煩惱盡。少有未盡者。猶如於大海。取於一滴水。成熟衆生故。煩惱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