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536.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木長後遲。但極晚秀。有外國沙門見之。名為娑羅也。彼僧所憩之蔭常著花細白如靈。元嘉十一年。忽生一花。狀如芙蓉。長安志酉陽雜俎曰。大慈

恩寺。本净覺故伽藍。因而營建焉。凡十餘院。緫一千八百九十七間。勑度三百僧。殿庭大娑羅樹。大曆中。安而進其木椿。賜此寺四橛。橛皆灼。因其

木大德。行逢自種之。一株不活豫章志香城蘭若。在洪井上二十里。西山最幽絶處。有西土娑羅樹。赤城志娑羅樹。出天台蓮華峯。其花特異。五月

方開。徐大受詩。九葩一葉鶴翎紅。開落黄梅烟雨中。千葉青蓮無路到。不知春在石橋東。太平廣記𥠖州通望縣。有銷樟院。在縣東一百步。内有天

王堂。前入柏樹下有大池。池南有娑羅兩樹。三四人連手合抱方匝。先生花而後生葉。其花盛夏方開。謝時不背而墮。宛轉至地。其花蕋有綿謂之

娑羅綿。善政鬱茂。違時凋枯古老相傳云。是肉齒和尚住持之靈跡也。縣界有和尚山。和尚廟。皆肉齒也。土𥠖州通望縣圖經。文苑英華楚州淮陰

縣娑羅樹碑觀厥好德存樹。愛人及烏。有情不忘。雖小可作。夫施及者也。則有宗廟加敬。墟墓增悲。覩物可懷。比事期廣。此觸類者也。矧及通。感

靈變。玄符聖迹。根柢浮土。碩茂佛時。燭金山之袐影。聮玉毫之殊相。至若渥日法會茶毗。應身雙樹之間。光覆僧祗之衆。安可混曜散木。比列清林。

議上茅之生。喻堅固之神造者也。娑羅樹者。非中下物土所宜有者已婆娑十畝。映蔚千人。宻幄足以綴飛飈。髙盖足以轉流景。惡禽翔而不集。好

髙止而不與巢。有以多矣。然深識者。雖能徘徊仰止而莫知冝識。博物者。雖沉吟稱引而莫辯嘉名。華葉自竒。榮枯常異。隨所方面。頗貞靈應。東瘁

則青郊苦而歲不稔。西茂則白藏泰。而秋有成。惟南匪他。自北嘗爾或季春肇發。或仲夏萌生。發早先豐。隨晚暮儉。若且槁莖後吐。芳條前秀差池

旬日。奄忽齊同。無今昔可殊。作物理所測。古老多怪。時俗每驚。巫者占於鬼謀。議者。感於神樹。證聖載有三蔵。義净還自西城。疑作城建跋作建兹

中休宿因依。齊戒瞻歎。演夫本處。貞之舊間。疑作聞源其始也榮灼道成之際。究其来也。榷蔵薪盡之余。或森列四方或合并二體。常青不懷。應現

分榮。變白有終。示滅同盡。昔與釋迦蔭首。今為郡生立縁。夫佛病從人。一有来李大慈感故。樹萎因物。深悲理然。化能分身半枯。即是以有合。相後

茂還齊。冝表正聖。神靈貺品。彚以變見。一攝而稱讃十方者也。淮陰縣者。江海通津淮楚巨防。彌越走蜀。會閩驛吳七發枚乗之丘。三傑楚王之窟。

勝引飛轡。商旅接櫓每至同雲冒山。終風振壑。官子惕息。橋工疚壞。魚貫延其萬艘。霧集坌於曾渚。莫不膜拜圍繞。焚香護持。復悔夕尤。廽祈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