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5898.pdf/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間解脫。如次緣下上。作粗苦障行。及靜妙離三。論曰。世俗無間。及解脫道。如次能緣下地上地。為粗苦障。及靜妙離。謂諸無間道緣自次下地。諸

有漏法。作粗苦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若諸解脫道。緣彼次上地。諸有漏法。作靜妙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非寂靜故。說名為粗。由大劬勞。方能越故。

非美妙故。說名為苦。由多粗重。能違害故。非出離故。說名為障。由此能礙。越自地故。如獄厚璧。能障出離。靜妙離三。翻此應釋。傍論已了。應辨本義。

盡智無間。有何智生。頌曰。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餘盡或正見。此應果皆有。論曰。不動種性諸阿羅漢盡智無聞。起無生智。非更有盡智。無學

正見生。除不動法。餘阿羅漢盡智無間有盡智生。或即引生無學正見。非無生智。後容退故。前不動種性。無正見生耶。有正見生而不說者。一切應

果。皆有此故。謂不動法無生智後。有無生智起。或無學正見。前說四果是誰果耶。此四應知。是沙門果。何謂沙門性。此果體。是何果位。差别揔有幾

種。頌曰。浄道沙門性。有為無為果。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論曰。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如契経說以能

勤勞息除。種種惡不善法廣說乃至。故名沙門異生不能無異。究竟趣𣵀槃故非真沙門有為無為。是沙門果契經說此差别有四。理實就位有八

十九。皆解脫道。擇滅為性。謂為永斷見所斷惑有八無。間。八解脫道。及為永斷修所斷惑。有八十一無間。八十一解脫道。諸無。間道。唯沙門性。諸解

脫道。亦是沙門有為果體。是彼等流士用果故一一擇滅。唯是沙門無為果體。是彼離繫士用果故。如是合成。八十九種。若尒。世尊何不具說。果雖

有多。而不說者。頌曰。五因立四果。捨曾得勝道。集斷得八智。頓修十六行論曰。若斷道位。具足五因。佛扵経中。建立為果。言五因者。一捨曾道。謂

捨無得果向道故。二得勝道。謂得果攝殊勝道故。三揔集斷謂揔一得得諸斷故。四得八智。謂得四法四類智故。五能頓修十六行相。謂能頓修無

常等故。扵四果位。皆具五因。餘位不然。故佛不說若唯浄道。是沙門性。有漏道力。所得二果。如何亦是沙門果攝。頌曰。世道所得斷。聖所得雜故。無

漏得持故。亦名沙門果。論曰。以世俗道得二果時此果非唯以世俗道。所得擇滅。為斷果性。兼以見道所得擇滅。扵中相雜揔成一果。同一果道。

得所得故。由此契經言。云何一來果謂斷三結薄貪瞋痴。云何不還果。謂斷五下結。又世俗道。所得擇滅。無漏斷得所任持故。由此力所持。退不命

終故。亦得名為沙門果體。此沙門性。有異名耶。亦有云何。頌曰。所說沙門性。亦名婆羅門。亦名為梵輪。真梵所轉故。扵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由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