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5955.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問。曰。請問至仁。䟽。虎狼親愛。厥義未弘。故請至仁。庶聞深㫖。莊子曰。至仁無親。無親者。非簿惡之謂也。夫人之體。非有親也。而首自在上。足自處下。

府蔵居内。皮毛在外。外内上下。尊卑貴賤。於其體中。各任其極。而未有親愛於其間也。然至仁足矣。故五親六族。賢愚逺近。不失其分於天下者。理

自然也。又奚取於有親哉。䟽。夫至仁者。忘懷絶慮。與大虚而同體。混萬物而為一。何親踈之可論乎。然無心而順天下之親踈也。劉辰翁點校。

亦卞。太宰曰。蕩問之。無親則不愛。不愛則不孝。謂至仁不孝可乎。䟽。夫無愛無親。便是不孝。謂至仁不孝。於理可乎。商蕩不悟深㫖。遂生淺惑。莊生

謂其顯折。義列下文。莊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必言之於忘仁忘孝之地。然後至耳。䟽。至仁者。忘義忘仁。可貴可尚。豈得將愛

敬近迹以語其心哉。固不足以言也。此非過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凡名生於不及者。故過仁孝之名。而涉乎無名之境。然後至焉。䟽。商蕩之

問。近滯域中。莊生之答。逺超外方。故知親愛之㫖。非過孝之談。封執名教不及孝之言也。口義。以虎狼為仁。便與盗亦有道意同。此皆排抑儒家

之論。但其言雖偏。亦自有理。諺云。惡虎不食子。知有父子。即為仁矣。至仁無親者。言相親而不自知。乃仁之至也。孝不足言者。盡仁之至。則孝不待

言也。至仁過於孝若大宰所問。乃事不及孝之言。言汝未能盡仁。則於孝為不及。我既盡仁。則過之矣。劉辰翁點校。甚有情理。夫南行者至於郢。

北面而不見冥山是何也。則去之逺也。冥山在乎北極。而南行以觀之。至仁在乎無親。而仁愛以言之。故郢雖見而愈逺冥山。仁孝雖彰而愈非至

理也。䟽郢地居南㝠山北。故郭注云。冥山在乎北極。南行以觀之。至仁在乎無親。而仁愛以言之故郢雖見而愈逺冥山。仁孝彰而愈非至道。此

注甚明。不勞更釋。故曰。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䟽。夫敬在形迹。愛率本心。心由天性。故難。迹関人情。故易也。以愛孝。易。以忘親難䟽。夫愛孝雖難。猶滯

域中未若忘親。澹然無係。志既勝愛。有復劣無。以此格量難易明之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䟽。夫騰猿斷腸。老牛舐犢。恩慈下流。物之恒性故子忘

親易。親忘子難。自非達道。孰能行此。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夫志仁者。百節皆適。則終日不自識也。聖人在上。非有為

也。恣之便各自得而已耳。自得其為。則衆務自適。群生自足。天下安得不各自忘我哉。各自忘矣。主其安在乎。斯所謂兼忘也。䟽。夫兼忘天下者。棄萬

乗如脫屣也。使天下兼忘我者。謂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夫垂拱汾陽。而㳺心姑射揖讓之美貴在虚忘此兼忘天下者也。方前則難比後便易。未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