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21983.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我宋。文治應期。學校之官遍于郡縣。其制度詳宻規摹宏逺。盖已超軼漢唐。而娓娓乎唐虞三代之隆矣。而有司無仲山甫將明之材。不能祗承德

意。若稽治古。使學校之所以為教者。卓然有以逺過扵近代。儒先君子。或遺恨焉。今石君乃獨能學乎古之學。而推之以行扵今。使其學者惟知脩

身窮理以成其性。厚其倫之為事。而視世俗之學。所以干時取寵者有不屑焉。是則石君所以敷教作人。可書之大者。其視葺新廟學一時之功為

如何哉然是役也。石君之意。亦將以尊嚴國家教化之宫。而變其學者之耳目。使之有所養扵外而齊其内。非徒以誇壯觀。飾游聲而已也。盖其敷

教作人之功。扵是為備。惜乎所試者小而所及之不遐也。故特序其本末而悉書之。盖非特明石君之志以厲其學者。且將以風天下之凡為郡縣

者。使其皆以石君之心為心焉。則聖人之道。聖人之化。將不憂其不明扵天下矣。是歲冬十月庚申朔記。黄裳演山集順興學記 元豐政元之秋。

列郡各貢進士于朝。南劎考諸五縣之士。而進之十有八人。順興學者百數。無預貢者。温陵宋君適來為順興令。因怪閩中之士。每歲應詔。出為天

子器使。最盛扵四士。南劍在閩之中。累累有人焉。順興南劍之友邑。前此有預計階者。不見録扵禮部。七十年扵此矣。今歲更無預貢者。是豈教育

之道。在上之人有所未至歟。遂由縣學而觀之感其廉隅之卑。度量之㣲。環衛之斃。具修之廢。不足以壮麗先聖之行在。吞納多士之至止。升望降

觀。前揖後據。不足以周覧溪山之氣象青衿不見。徃徃散䖏里閭。流入城闕之間。誦數之學。得以小說實其虛一。如此者盖乆矣。宋君由是慨然思

欲宏其度量。嚴其具修。壮其廉隅。固其環衛。利其前揖後據之勢。然後招來多士而教之。邂逅一鄉之所慕者十有四人。請為儀倡。願與鄉民出力

易材。廢舊而新之。宋君如其請。學者欣然預集于别館。以俟學成而歸焉旁郡餘邑。隨有望風而至者。不日學成。為之八齋。翼于兩廡之間。或背于

堂。或面于殿。諸生接席而坐。皷篋而進。間者有應。疑者有質。由者有户。升者有堂。入者有室。望者有門墻之峻。樂之所寓。前揖仁者之山下視智者

之水。適其性命之情。日就而月將之。且見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居多古人之遺風。不問其在外者。一封之薦。何足計哉。盖大教學之道。先王望其成

材而取之。必使學者無志扵仕。有如曾晰之咏而歸。漆雕開之未能信者。然後可以副吾取而用之之意。是故先王之士。得䘮有命。動靜有理。去就

有儀。䖏萬鍾之時。如簞豆之日。許國之身。致君之術豈為宫室之美。妻妾之泰。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遂易其志哉。嘗謂僕隷之賤。史胥之卑。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