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07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君奭》

天命不易天難諶,

禮記

《禮器》

天道至教,聖人至德。

陳注「天道陰陽之運」,極至之教也;「聖人禮樂之作」,極至之德也。

《郊特牲》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

「祭天掃地而祭焉」,於其質而已矣。

《哀公問》

公曰:「敢問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子對曰:「貴其不已, 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其久,是 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

陳注方氏曰:「事親如事天者,所以致其尊而不欲其褻也;事天如事親者,所以求其格而不欲其疏也。」

老子道德經

《任為篇》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 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天不與人爭貴賤而人自畏之。天不言,萬物自動,應以時,天不呼召,萬物皆負陰而向陽。繟,寬也。天道雖寬博,善謀慮人事,修善行惡,各蒙其報也。天所網羅,恢恢甚大,雖疏遠,司察人善惡,無有所失。

《天道篇》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 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 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 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耶。

天道暗昧,舉物類以為喻也。言張弓和調之如是,乃可用。夫抑高舉下,損強益弱,天之道也。天道損有餘而益謙,常以中和為上,人道則與天道反也。世俗之人,損貧以奉富,奪弱以益強也。言誰能居有餘之位,自省爵祿以奉天下不足者乎?惟有道之君能行也。聖人為德施,不恃其報也,功成事就,不處其位,不欲使人知己之賢,匿功不居榮,畏天損有餘也。

《任契篇》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管子

《形勢篇》

天道之極,遠者自親;人事之起,近親造怨。萬物之於 人也,無私近也,無私遠也。巧者有餘而拙者不足。其 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違之。天之所助,雖 小必大;天之所違,雖成必敗。順天者有其功,逆天者 懷其凶,不可復振也。

荀子

《天論篇》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 以亂則凶。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 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 之饑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 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 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饑 「渴,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時與治世同,而 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於天人 之分,則可謂至人矣。「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 天職。如是者,雖深,其人不加慮焉,雖大不加能焉,雖 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天有其時,地有 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舍其「所以參而願其 所參,則惑矣。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御,陰陽大 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 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 其無形,夫是之謂天。唯聖人為不求知天,天職既立, 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藏焉,夫是之 謂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 謂天官。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財非其 類以養其類,夫是之謂天養。順其類者謂之福,逆其 類者謂之禍,夫是之謂天政。暗其天君,亂其天官,棄 其天養,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喪天功,夫是之謂大 凶。」聖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備其天養,順其天政,養 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則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 矣,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其行曲治,其養曲適,其生 不傷,夫是之謂「知天。」故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 慮。所志於天者已其見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於地 者已其見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於四時者已其見 數之可以事者矣;所志於陰陽者已其見知之可以 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為守道也。治亂天耶?曰: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