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0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過時。

《書譜》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

《續博物志》:月上下弦之時,觸醬輒壞,里俗忌之。 高誘注《淮南子》云:「方諸大蛤,熟摩拭令熱,以向月則 水生。」許慎《說文》曰:「諸,珠也。方,石也。」

日月蝕而私者,生兒則多疾。日月晦朔弦朢而私者, 生兒則愚癡。《瘖瘂》 朱草,狀如小桑,栽長三四尺,枝葉皆丹汁如血,朔朢 生落如蓂莢,周而復始。

《宋史天文志》:「天柱五星,主晦朔晝夜之職。」

《周敦頤傳》:「敦頤字茂叔。黃庭堅稱其人品甚高,胸懷 灑落,如光風霽月。」程顥曰:「自再見周茂叔後,吟風 弄月以歸,有吾與點也」之意。

《墨客揮犀》:黃魯直使予對句曰:「呵鏡雲遮月。」對曰:「啼 妝露著花。」

《六一詩話》:蘇子美《新橋對月》詩所謂「雲頭灩灩開金 餅,水面沈沈臥彩虹」者。時謂此橋,非此句雄偉,不能 稱也。

嬾真子今之《僧尼戒牒》云:「知月黑白大小及結解夏 之制」,皆五印度之法也。中國以月晦為一月,而天竺 以月滿為一月。《唐西域記》云:「月生至滿謂之白月,月 虧至晦謂之黑月。」又其十二月所建,各以所直二十 八宿名之,如中國建寅之類是也。故夏三月,自四月 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謂之額沙茶月,即鬼宿名也。 「自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謂之室羅伐挐月,即 柳星名也。自六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謂之婆達 羅缽陁月」,即翼星名也。黑月或十四日,或十五日,月 有大小故也。中國節氣,與印度遞爭半月。中國以二 十九日為小盡,印度以十四日為小盡。中國之十六 日,乃印度之初一日也。然結夏之制,宜如《西域記》,用 四月十五日,乃屬逝瑟吒月,乃印度四月盡日也。 《雲笈七籤》「噏月精法,凡月初出時、月中時、月入時,向 月立正,不息八通,仰頭噏月精,八咽之,令陰氣長。婦 人噏之,陰精益盛。」子道通 《夢溪筆談》:北齊向子信候天文,「凡月前有星則行速, 星多則尤速。月行自有遟速定數,然遇行疾,曆其前 必有星。」如《子信》說,亦陰陽相感,自相契耳。按此說似《月前》無。

星行之遟速難見,有星則見之,星多愈易見耳,乃謂「陰陽相感」 ,殊不知七政之行,千載不容差謬也。

《後山談叢》:「中秋陰暗,天下如一。中秋無月,則兔不孕, 蚌不胎,蕎麥不實。兔望月而孕,蚌望月而胎,蕎麥得 月而秀。世兔皆雌,惟月兔雄爾,故望月而孕。」

《毛詩名物解》《說文》曰:「太陰之精,象形。」古文作月,內象 蟾桂之形,故夕從月半見。而林罕以為象其未有蟾 桂之狀也。《釋名》曰:「月,闕也,言滿則復缺也。」朔,月初之 名也;朔,蘇也,月死後蘇生也;晦,月盡之名;晦,死也。死 為灰,月光盡似之也。《禮》曰:「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蓋 朔而月出西序,夕見莫也。故王者早見曰朝,暮見曰 夕,義取諸此,所謂朝夕放於日月者也。至朢然後出 於東方,夕見。《尚書大傳》以為「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朏, 朔而月見東方,謂之朒」,蓋言異也。《詩》曰:「東方之日兮, 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東方之月 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在我闥兮,履我發兮。」履,禮也。 而日月之盛,皆在東方,故《詩》舉以刺襄。而言男女淫 奔,不能以禮化也。蓋君無失道,如東方之日,以禮即 我,故彼姝者子,在我室兮也;臣無失道,如東方之月, 以禮發我,故彼姝者子,在我闥兮也。《詩》曰:「如日之升, 如月之恆。」恆,上弦也,字或作緪,葢宜以緪為正。升言 有隆而無降,恆言有盈而無虧也。《書》曰:「哉生明。」又曰: 「哉生魄。」說者以謂朔後月明生而魄死,朢後月明死 而魄生,故書以朏朢生明生魄紀月,甲子紀日也。揚 子曰:「未朢則載魄於西,既朢則終魄於東,其愬於日 乎?」此言士之或貴或賤,或肆或拘,其在上與之如何 而己。《風俗通》曰:吳牛望月而喘,言使之苦於日矣,是 故見月而喘,蓋傷禽驚於虛,疲牛望而喘,物之憚怯, 見似而驚,有如此者。屈子曰:「懲於羹者吹齏。」此之謂 也。舊說積陽之氣生火,火氣之精為日;積陰之氣生 水,水氣之精為月。故陽燧取火於日,方諸取水於月。 《易》曰:「離為日,坎為月。」其以此乎?

彥周《詩話》:作詩押韻是一巧。《中秋夜月》詩押「尖」字,數 首之後,一婦人詩云:「蚌胎光透殼,犀角暈盈尖。」 《春渚紀聞》:王荊公言:「月中彷彿有物,乃山河影也。」至 東坡先生亦有「正如大圓鏡,寫此山河影,妄言桂兔 蟆,俗說皆可屏」之句。以二先生窮理盡性,固當無可 議者,然尚有未盡解處。今以半鏡懸照,物像則全而 見之,月未滿則中之物像亦只半見,何也?

東坡先生云:「中秋月明,則是秋必多兔。野人或言兔 無雄者,望月而孕。」信斯言,則《木蘭詩》云:「雌兔眼迷離, 雄兔腳撲朔」,何也?

《東京夢華錄》: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 翫月,絲簧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 若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