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4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謂未十月之時。十月則 得火田,故羅氏云:蜡則羅襦。今俗放火張羅,從十月 以後至仲春皆得火田,故《司馬職》云「春火弊」是也。若 陶鑄之火,則季春出火,季秋內火。按《司馬》云季春出 火,季秋內火,知是陶鑄之火。按《春秋》昭六年《左傳》云: 三月,鄭人鑄刑鼎。士文伯曰:「火未出而作火,鄭其有 災乎?」刑鼎則陶鑄也。

《內則》:「子事父母,左佩金燧,右佩木燧。」金燧,用以取 火於日中者。木燧,鑽火之器。晴則用金燧以取火,陰 則用木燧以鑽火也。

《明堂位》:「有虞氏服韍,夏后氏山,殷火。」陳註韍者,祭服之 蔽膝,即韠也。虞氏直以韋為之,無文飾。夏世則畫之 以山,殷人增之以火。

《表記》火尊而不親。

《爾雅釋言》:「燬,火也。」李巡曰:「燬,一名火。」孫炎曰:「《方言》 有輕重,故謂火為燬。」郭云:「燬,齊人語,《方言》云。」㷄呼隗 切。火也。楚轉語也。猶齊言。𤈦音燬。火也。 《左傳》宣公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人火之也。凡火。人 火曰火。天火曰災。

子產有疾,謂子太叔曰:「吾死,子必為政。惟有德者能 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 焉。」

《國語》:楚王孫圉聘於晉,謂趙簡子曰:「珠足以扞火災, 則寶之。」

《乾鑿度☲》:古「火」字為離。內弱外剛,外威內暗,性上不 下,聖人知,炎光不入於地。

《易川靈圖》「蠶者陽火,火惡水,故食不飲。桑者土之液, 木生火,故蠶以三月食葉。」

《詩含神霧》:「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內火。」 故咮為鶉火,心為大火。

《春秋元命苞》:「火之為言委,隨也,故其字人散,二者為 火也。」

《三墳》書:「山墳物,陽火。」象兵火。

地墳火氣長,

《山海經·西山經》:「小華之山,鳥多赤鷩,可以禦火。」山 雞之屬。音蔽。或作「鱉。」

《符禺之山》,其鳥多鴟,其狀如翠而赤喙,可以禦火。 蓄之,辟火災也。

章莪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 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譌火。畢方「知 火。」

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葉如穀,其實大如瓜,赤符 而黑理,食之已癉,可以禦火。

《北山經》「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䑏 疏,可以辟火』。」

涿光之山,囂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鰼鰼之 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禦 火。

《中山經》「崌山有鳥焉,狀如鴞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竊 脂,可以禦火』。」

鮮山有獸焉,其狀如膜大,赤喙,赤目,白尾,見則其邑 有火,名曰「𤝻。」即 丑陽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而赤足,名曰「䑏」,可以禦 火。

即公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龜,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 可以禦火。

《海外南經》:「厭火國,在讙頭國南,獸身黑色,生火,出其 口中。」言能吐火,似《獮猴》而黑色。

《大荒西經》崑崙之丘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 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禦火。

《六韜勵軍篇》:「軍不舉火,將亦不舉,名曰止欲將。」 《五音篇》:「見火光徵也。」

《必出》篇:「大水廣塹深坑已出,令我踵軍,設雲火遠候 必依草木丘墓險阻,敵人車騎必不敢遠追長驅,因 以火為記,先出者令至火而止,為四武衝陣,如此則 吾三軍皆精銳勇𩰚,莫我能止。」 《火戰篇》: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遇深草 蓊穢周吾軍前後左右,敵人因天燥疾風之利,燔吾 上風,車騎銳士堅伏吾後,為之奈何?」太公曰:「若此者, 則以雲梯飛樓,遠望左右,謹察前後,見火起即燔吾 前而廣延之,又燔吾後。敵人苟至,即引軍而卻,按黑 地而堅處。敵人之來,猶在吾後,見火起必遠走,吾按 黑地而處,強弩材士衛吾左右,又燔吾前後。若此,則 敵不能害我。」

《敵強篇》:武王曰:「敵人遠遮我前,急攻我後,斷我銳兵, 絕我材士,吾內外不得相聞,三軍擾亂,皆敗而走,為 之奈何?」太公曰:「當明號審令,出我勇銳冒將之士,人 操炬火,二人同鼓,必知敵人所在,或擊其表裏,微號 相知,令之滅火,鼓音皆止,中外相應,期約皆當。三軍 疾戰,敵必敗亡。」

《關尹子一宇篇》:「一灼之火,能燒萬物,物亡而火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