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5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乎陰陽消長而已。

《觀物外篇》:陽爻,晝數也,陰爻,夜數也。天地相銜,陰陽 相交,故「書夜相離」,剛柔相錯。春夏陽也,故晝數多、夜 數少。秋冬陰也,故晝數少、夜數多。

夏則日隨斗而北,冬則日隨斗而南。故天地交而寒 暑和,寒暑和而物乃生也。

元者春也,仁也。春者時之始,仁者德之長。時則未盛 而德足以長人,故言德而不言時。亨者夏也,禮也。夏 者時之盛,禮者德之文,盛則必衰,而文不足救之,故 言時而不言德。利者秋也,義也,秋者時之成。義者德 之方,萬物方成而獲利。義者不通於利,故言時而不 言德也。貞者冬也,智也。冬者時之末,智者德之衰。正 則吉,不正則凶,故言德而不言時也。

《干》者,幹之義,陽也。支者枝之義,陰也。干十而支十二, 是陽數中有陰,陰數中有陽也。乙、丁、己、辛、癸,陽數 中有陰也;子、寅、辰、午、申、戌,陰數中有陽也。

「冬至之後為呼,夏至之後為吸」,此天地一歲之呼吸 也。

《漁樵問答》漁者謂樵者曰:「春為陽始,夏為陽極,秋為 陰始,冬為陰極。陽始則溫,陽極則熱,陰始則涼,陰極 則寒。溫則生物,熱則長物,涼則收物,寒則殺物。皆一 氣,其別而為四焉。其生萬物也亦然。」

邵子曰:「冬至之子中,陰之極,春分之卯中,陽之中,夏 至之午中陽之極;秋分之酉中,陰之中。凡三百六十, 中分之則一百八十,此二至二分相去之數也。」 《潛虛行圖》,餘,終也。天過其度,日之餘也;朔不滿氣,月 之餘也;日不復次,歲之餘也。

「日息於夜,月息於晦,鳥獸息於蟄,草木息於根,為此 者誰曰天地。天地猶有所息,而况於人乎?」 《嬾真子》錄:「世言『五角六張』」,此古語也。嘗記開元中,有 人忘其姓名,獻俳文於明皇,其略云:「說甚三皇五帝, 不如來告三郎。既是千年一遇,且莫五角六張。」三郎 即明皇也。明皇兄弟六人,一人早亡,故明皇為太子 時號五王,宅。寧王、薛王,明皇兄也;申王、岐王,明皇弟 也,故謂之「三郎。」「五角、六張」,謂五日遇角宿,六日遇張 宿。此兩日作事多不成。然一年之中不過三四日。《紹 典》,癸丑歲只三日,四月五日角,七月二十六日張,十 月二十五日角。他皆倣此。

今之《僧尼戒牒》云:「知月黑白大小及結解夏之制」,皆 五印度之法也。中國以月晦為一月,而天竺以月滿 為一月。唐《西域記》云:「月生至滿謂之白月;月虧至晦 謂之黑月。」又其十二月所建,各以所直二十八宿名 之,如中國建寅之類是也。故夏三月,自四月十六日 至五月十五日,謂之額沙茶月,即鬼宿名也。自五月 「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謂之室羅伐挐月,即柳星名 也。自六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謂之婆達羅缽陀 月」,即翼星名也。黑月或十四日,或十五日,月有大小 故也。故中國節氣,與印度遞爭半月。中國以二十九 日為小盡,印度以十四日為小盡。中國之十六日,乃 印度之初一日也。然結夏之制,宜如《西域記》,用四月 十五日,乃屬「道瑟吒月」,乃印度四月盡日也。僕因讀 藏經,故謾錄出之。

《雲笈七籤》:「麒麟生於火,遊於土,春鳴曰歸禾,夏鳴曰 扶幼,秋鳴曰養信。」

凡服氣皆取子後午前者。春氣行於經絡。夏氣行於 肌肉。秋氣行於皮膚。冬氣行於骨髓。

《夢溪筆談》:「子丑至於戌亥,謂之十二辰者,一歲日月 十二會於東方,蒼龍角亢之舍,起於辰,故於所首者 名之。」

《老學菴筆記》:今人謂後三日為「外後日」,意其俗語耳。 偶讀《唐逸史裴老傳》,乃有此語。裴,大曆中人也,則此 語亦久矣。

《演繁》露旬之外日為遠日。

《搜采異聞錄》:「十五夜為半月,兩半月為一月,三月為 一時,兩時為一行,兩行為一季,二年半為一雙。此由 閏,故以閏月兼本月,此謂月雙,非閏雙也。以五年再 閏為閏雙。」

曆家以「雨水」為「正月中氣,驚蟄」為「二月節,清明為三 月節,穀雨為三月中氣。」而漢世之初,仍用秦所用,驚 蟄在雨水之前,穀雨在清明之前,至於太初始正之 云。

《路史》:「五月旱暵,人知為暑也,而陰實生之。十月冰霰, 人知為寒也,而陽實始之。」

《事物紀原》:「伏羲初置元日,神農初置臘節,軒轅初置 二社,巫咸初置除夕節,周公初置上巳,秦德公初置 伏日,晉平公初置中秋,齊景公初置重陽、端午,楚懷 王初置七夕,秦始皇初置寒食,漢武帝初置三元,東 方朔初置人日。」

《農書》:「正月種麻枲,二月種粟脂。麻有早晚二種,三月 種早麻,四月種豆,五月中旬種晚麻,七夕以後種萊 菔、菘芥,八月社前即可種麥,經兩社即倍收而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