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注〉早臥晚起。順養閉藏之氣。必待日光。避寒邪也。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
〈注〉若伏若匿,使志無外也。若有私意,若己有得,神氣內藏也。夫腎藏志,心藏神。用三「若」字者,言冬令雖主閉藏,而心腎之氣,時相交合。故曰私者,心有所私得也。
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
〈注〉「去寒就溫。養標陽也。膚腠者。陽氣之所主也。夫陽氣根于至陰。發于膚表。外不固密。則裏氣亟起以外應。故無洩皮膚之陽。而使急奪其根氣也。」此言冬令雖主深藏。而標陽更宜固密。
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注〉凡此應冬氣者,所以養藏氣之道也。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注〉腎屬水,王于冬,逆冬藏之氣則傷腎,腎氣傷,至春為痿厥之病,因奉生者少故也。蓋肝木生于冬水,主春生之氣而養筋,筋失其養則為痿,生氣下逆則為厥。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注〉四時陰陽之氣,生長收藏,化育萬物,故為萬物之根本。春夏之時,陽盛于外而虛于內,秋冬之時,陰盛于外而虛于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也。
故與萬物浮沉于「生長之門。」
〈注〉萬物有此根,而後能生長,聖人知培養其根本,故能與萬物同歸于生長之門。
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注〉根者如樹之有根,本者如樹之有幹,真者如草木之有性命也。逆春氣則少陽不生,逆夏氣則太陽不長,所謂逆其根矣。逆春氣則奉長者少,逆夏氣則奉收者少,所謂逆其根則伐其本矣。逆之則災害生,逆之則死,是謂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 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 愚者佩之。
〈注〉言天地之陰陽四時,化生萬物,有始有終,有生有死,如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陰陽順逆之道矣。然不能出於死生之數,惟聖人能修行其道,積精全神,而使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愚者止于佩服而不能修為是知而不能行者,不可謂得道之聖賢也。
《金匱真言論篇》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 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
〈注〉所謂「得四時之勝」者,如春時之西南風,長夏之北風,冬之南風,夏之西風,秋之東風,此得四時所勝之氣,而不為風所觸。蓋五藏因時而旺,能勝其所不勝也。
《陰陽應象大論篇》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注〉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氣。故在地為水,在天為寒,在地為火,在天為暑,在地為金,在天為燥,在地為土,在天為濕,在地為木,在天為風。天有四時五行之生長收藏,而化生陰陽之六氣也。此言天之四時五行,成象成形者,而應乎陰陽也。
《陰陽離合論篇》
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
〈注〉生長收藏者,地之陰陽也。春夏秋冬者,天之陰陽也。此復言地氣之出入,又因天氣之四時,而為之生長收藏。此天地陰陽離合之常理。失常則天地四時之氣皆閉塞矣。
《陰陽別論篇》
《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注〉「四經」者,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四時之經脈,以應四時之氣也。「十二從」者,手足三陰三陽之氣,從手太陰順行至足厥陰也。「應十二月者,手太陰應正月寅,手陽明應二月卯,足陽明應三月辰,足太陰應四月巳,手少陰應五月午,手太陽應六月未,足膀胱應七月申,足少陰應八月酉,手厥陰應九月戌,手少陽應十月亥,足少陽應十一月子,足厥陰應十二月丑。十二脈者,六府六藏之經脈也。三陰三陽之氣,以應歲之十二月。十二月,復應有形之十二脤也。」
《六節藏象論篇》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 日法也。
〈注〉此言天以六六為節,而成一歲也。十干主天、故曰「天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