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8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曆法典

 第四十二卷目錄

 曆法總部彙考四十二

  明二神宗萬曆一則 鄭世子朱載堉曆學新說一

曆法典第四十二卷

曆法總部彙考四十二

明二

神宗萬曆二十三年鄭世子以曆久漸差自輯曆書請博求知曆者正曆數以永大統不果行

按《明紀事本末》:萬曆二十三年秋九月。按鄭世子曆書作六月 鄭世子載堉疏請改曆。疏具鄭世子曆學新說中此不復贅錄章下禮 部。覆言:「曆名沿襲已久,未敢輕議。至于歲差之法,當 為考正,所以求之者大約有三:曰考《月令》之中星,移 次應節;曰測二至之日景,長短應候;曰驗交食之分 秒,起復應時。考以衡管,測以臬表,驗以刻漏,斯亦佹 得之矣。夫天體至廣,曆家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 分度之一而紀日月星辰之行次,又析一度」為百分, 一分為百秒,可謂密矣。然在天一度,應地二千九百 三十二里;其在分秒,又可推也。譬之輪轂,外廣而中 漸以狹,至輻輳之處,間不容髮矣。夫渾儀之體,徑僅 數尺,外布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每度不反指 許,安所置分秒哉?至于臬表之樹,不過數尺;刻漏之 籌,不越數寸。以天之高且廣也,而以徑尺寸之物求 之,欲其纖微不爽,不亦難乎?故方其差在分秒之間, 無可驗者;至踰一度,乃可以管窺耳。此所以窮古今 之智巧,不能盡其變。與今之談曆者,或得其筭而無 測驗之具;即有具而置非其地,高下迥絕,則亦無准, 宜非墨守者之所能自信也。即如世子言,以「《大統》《授 時》二曆相較,考古則氣差三日,推今則時差九刻。夫 時差九刻,在亥子之間則移一日,在晦朔之交則移 一月,此可驗之于近也。設移而前,則生明在二日之 昏;設移而後,則生明在四日之夕矣。弦朢亦宜各差 一日,今似未至此也。」此以曆家雖有成法,猶以測驗 為准。為今之計,直令星曆之官再加詳推,以求歲差 之故,亟為更正。嘗聞前禮官鄭繼之有言:「欲定歲差, 宜定歲法于二至、餘分絲忽之間,定日法于氣朔盈 虛一畫之際,定日月交食于半秒難分之所。」斯其言 似中曆家肯綮,要在得精思善筭而又知曆理者以 職其事。誠博求之,不可謂世無其人,而其本又在我 皇上秉欽若之誠,以建中和之極,「光調玉燭,默運璇 璣,正曆數以永大統之傳,是在今日,誠千載一時也。」 載堉議遂格不行。

鄭世子朱載堉曆學新說一

進曆書疏

「為恭進曆書,上祝萬壽,敬陳愚見,以仰裨盛典萬一 事先臣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何瑭,乃臣外舅江西 撫州府通判何諮之祖也。臣父恭王壯年,蓋嘗師友 於瑭。臣雖未獲面覿,而亦幸私淑焉。瑭與元儒許衡 同里,慕其象數之學。衡所撰《授時曆》,備載《元史》。瑭亦 嘗著陰陽律呂之說,名曰《管見》。臣性愚鈍,嗜好頗同。 忝居桑梓,復與瓜葛。靜居多暇,讀其書而悅之。探索 既久,偶有所得。是故不揣狂謬,敢以一得之愚,敬為 皇上陳之。庶或芻蕘之見,葵藿之忱,亦得少裨盛典 於萬一也。伏望天恩曲垂鑑宥,俯賜容納,臣下情不 勝感戴,不勝幸甚。」臣聞在昔聖人,法天垂象,擬宸極 而運璿璣,揆乾元而敘景曜。分辰野,「辨躔曆,敬農時, 興物利,皆以繫順五行,紀綱萬物,以前民用而詔方 來者也。是故伏羲仰觀俯察,因曆作易,分二以象兩 儀,掛一以象三統,揲四以象時,歸奇以象閏,合乾坤 之策三百六十當期之日。」凡此之類,取法於曆者,不 一而足。然則《易》以曆為本,曆在《易》之先,其來尚矣。逮 乎炎帝,分八節以始農功,軒轅紀三光而闡《書契》。迎 日推策,旁羅日月星辰。乃命容成綜六術,考氣象,建 五行,察發斂,起消息,正閏餘,述而著焉,謂之《調曆》。洎 于少昊,則鳳鳥司曆,顓頊則南正司天,帝嚳序三辰, 曆日月而迎送之。由是堯欽曆象,敬授人時。鳥、火、虛、 昴以殷四仲,舜在璣、衡以齊七政。協時月正,日同律 度、量、衡。禹行夏正,為百王不易之法。湯武革命,改統 易朔,治曆明時。「箕子陳《洪範》,協用五紀,歲月日時無 易,百穀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自古聖帝 明王,莫不皆以此事為盛舉。至若仲尼、丘明,雖在匹 夫下位,每於朔閏發文,矯正得失,宣明曆數,不自以 為僭者,蓋謂既知斯理,豈可不言以愚當世,是不仁 也;以罔其上,是不忠也。安避僭越之嫌,而默然以自 欺哉?故《左傳》仲尼曰:「丘聞之,火伏而後蟄者畢。」今火 猶西流,司曆過也。孟軻氏曰:「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