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0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圖

以加測高度五十九度一十分得五十九度四十二分四十四秒,為月之實高度分。如圖甲為地心,乙為地面,為測目所在,己為月,丙為日,甲辛為實地平,庚為天頂。從地心過日心,作甲丙壬線,過月心,作甲己戊線。定日月兩實高度。

或稱辛壬弧,辛戊弧,或稱其餘庚甲壬角,庚甲戊角。

又從目過日月心,作乙己丙丁線,定日月並距天頂 度,為庚丁弧或庚乙丁角,因成甲乙己三角形。形有 甲乙邊,為地半徑。有己甲乙角,為月實高之餘度。

實高,五十九度四十二分四十四秒。其餘三十○度一十三分一十六秒。

有甲乙己加角

所測之月視高度加一象限,共為一百四十九度一十分。

《求甲己邊》:

有二角,自有第三角。其法兩角之正弦與兩角各對邊比例等,

算得五十六地半徑弱,為月距地心之度。

第四法本地自測

用月食恆星時:上以日食時推月之實高,測月之視 高立法。今以恆星立法,如總積六千一百九十九年, 為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太陽躔大火宮六度三十分。

圖

西史玉山王幹晨見月周下切軒轅大星隨時測得本星高四十五度本地極出地四十九度二十六分於時為卯正初刻月離鶉火二十二度四十○分在黃道北距二十六分有時有極高度有日躔有星高有月下周之視高

恆星之實高與「視高」 ,為差極微。

有月之經度,緯度可得月之實高。

若以月心為實高。減月半徑一十六分,得用下周,為實高。

「兩高之差,以求月距地心」,如上法。

第五法

推月在黃平象限時,或推在南至時,或候午線時,測 其高,隨時推其實緯度。兩高加減,得視差之角。見前卷

測日距地之高。附:

圖

第一法

用測月第一法

第二法

午正時測得日軌之視高隨推其本時經度緯度得其實高兩高相減得數為視差名地半徑差或用《日躔曆指圖》,有地心,人目在地面,目在視地,平成三邊直角

形,有目心邊。地半徑有「目心、日角。」

目見日出入時,其半在地平上,半在地平下,疑為初度分,非初度分也。為所見者視地平,非實地平也。其在中距,為差三分。最高二五四,最庳三○七。見《日躔表》。

求心日線法全數。與目心邊。若日角之餘割線: 與《日心線》。算得一千一百四十五地半徑,為日 距地心之度。若日在地平上,亦如在午法,一測一 推求視差。

第三法

用《月食》正法也。見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