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7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季、文王。三人者,諸侯亦人臣也,以王號加之,何為獨

可於三王,不可於周公?天意欲彰周公,豈能明乎?豈 以王跡起於三人哉?然而王功亦成於周公。江起岷 山,流為濤瀨。相濤瀨之流,孰與初起之源?秬鬯之所 為到,白雉之所為來,三王乎周公。一有乎字也。周公功德 盛於三王,不加王號,豈天惡人妄稱之哉?周衰,六國 稱王,齊、秦更為帝,當時天無禁怒之變。周公不以天 子禮葬,天為雷雨以責成王,何天之好惡不純一乎? 又問曰:「魯季孫賜曾子簀,曾子病而寢之。童子曰:『華 而睆者,大夫之簀』。而曾子感慚,命元易簀。蓋禮大夫 之簀,士不得寢也。今周公,人臣也,以天子禮葬,魂而 有靈,將安之不也?」應曰:「成王所為,天之所予,何為不 安?」難曰:「季孫所賜,大夫之簀,豈曾子之所自制乎?何 獨不安乎?」子疾病,子路遣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 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孔子罪 子路者也,己非人君。一有也字子路使門人為臣,非天之 心而妄為之,是欺天也,周公亦非天子也。以孔子之 心況周公,周公必不安也。季氏旅於泰山,孔子曰:「曾 謂泰山不如林放乎?」以曾子之細,猶卻非禮。周公至 聖,豈安天子之葬,曾謂周公不如曾子乎?由此原之, 周公不安也。大人與天地合德,周公不安,天亦不安, 何故為雷雨以責成王乎?又問曰:「死生有命,富貴在 天,武王之命,何可代乎?」應曰:「九齡之夢,天奪文王年 以益武王。克殷二年之時,九齡之年未盡,武王不豫, 則請之矣。人命不可請,獨武王可,非世常法,故藏於 金縢,不可復為,故掩而不見。」難曰:「九齡之夢,武王已 得,文王之年未?」應曰:「已得之矣。」難曰:「已得文王之年, 命當自延。克殷二年,雖病猶將不死,周公何為請而 代之?」應曰:「人君爵人以官,議定未之,即與曹下案目, 然後可諾。天雖奪文王年以益武王,猶須周公請,乃 能得之。命數精微,非一臥之夢所能得也。」應曰:「九齡 之夢能得也。」《難》曰:「九齡之夢,文王夢與?武王九齡,武 王夢帝予其九齡,其天已予之矣,武王已得之矣,何 須復請?人且得官,先夢得爵,其後莫舉,猶自得官。何 則?兆象先見,其驗必至也。古者謂年為齡,已得九齡, 猶人夢得爵也。周公因必效之夢,請之於天,功安能 大乎?」又問曰:「功無大小,德無多少,人須仰恃賴之者, 則為美矣。使周公不代武王,武王病死,周公與成王 而致天下太平乎?」應曰:「成事。」周公輔成王而天下不 亂,使武王不見代,遂病至死,周公致太平,何疑乎?《難》 曰:若是武王之生無益,其死無損,須周公功乃成也。 周衰,諸侯背叛,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功 偶於周公,管仲死,桓公不以諸侯禮葬,以周公況之, 天亦宜怒,微雷薄雨不至,何哉?豈以周公聖而管仲 不賢乎?夫管仲為反坫有三歸,孔子譏之,以為不賢, 反坫三歸,諸侯之禮,天子禮葬,王者之制,皆以人臣, 俱不得為大人,與天地合德。孔子,大人也,譏管仲之 僭禮皇天,欲周公之侵制,非合德之驗。書家之說,未 可然也。以見鳥跡而知為書,見蜚蓬而知為車。天非 以鳥跡命倉頡,以蜚蓬使奚仲也,奚仲感蜚蓬而倉 頡起,鳥跡也。晉文反國,命徹麋墨,舅犯心感,辭位歸 家。夫文公之徹麋墨,非欲去舅犯,舅犯感慚,自同於 麋墨也。宋華臣弱其宗,使家賊六人以鈹殺華吳於 宋,命合左師之後。左師懼曰:「老夫無罪。」其後左師怨 咎華臣,華臣備之。國人逐瘈狗,瘈狗入華臣之門,華 臣以為左師來攻己也,踰牆而走。夫華臣自殺華吳, 而左師懼,國人自逐瘈狗,而華臣自走。成王之畏懼, 猶此類也。心疑於不以天子禮葬公卒遭雷雨之至, 則懼而畏過矣。夫雷雨之至,天未必責成王也,雷雨 至,成王懼以自責也。夫感則倉頡、奚仲之心,懼則左 師、華臣之意也。懷嫌疑之計,遭暴至之氣,以類之驗 見,則天怒之效成矣。見類驗於寂漠,猶感動而畏懼。 況雷雨揚軒,之聲,成王庶幾能不怵惕乎?迅雷風 烈,孔子必變。《禮》,「君子聞雷,雖夜衣冠而坐,所以敬雷, 懼激氣也。」聖人君子,於道無嫌,然猶順天變動,況成 王有周公之疑,聞雷雨之變,安能不振懼乎?然則雷 雨之至也,殆且自天氣;成王畏懼,殆且感物類也。夫 天道無為,如天以雷雨責怒人,則亦能以雷雨殺無 道。古無道者多可以雷雨誅殺,其身必命。聖人興師 動軍,頓兵傷士,難以一雷行誅,輕以三軍剋敵,何天 之不憚煩也?或曰:紂父帝乙,射天毆地,游涇渭之間, 雷電擊而殺之,斯天以雷電誅無道也。帝乙之惡,孰 與桀紂?鄒伯奇論桀、紂惡不如亡秦,亡秦不如王莽。 然而桀、紂、秦、莽之地,不以雷電。孔子作《春秋》,采毫毛 之善,貶纖介之惡,采善不踰其美,貶惡不溢其過。責 小以大,夫人無之。成王小疑,天大雷雨,如定以臣葬 公,其變何以過此?《洪範》稽疑,不悟災變者,人之才不 能盡曉,天不以疑責備於人也。成王心疑未決,天以 大雷雨責之,殆非皇天之意。書家之說,恐失其實也。

《驗符篇》

永平十一年,廬江皖侯國民際有湖,皖民小男曰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