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7 (1700-1725).djvu/1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惠,留聽于承學之臣,復下明冊,以切其意,而究盡聖

德,非愚臣之所能具也。前所上對,條貫靡竟,統紀不 終,辭不別白,指不分明。此臣淺陋之罪也。冊曰:「善言 天者,必有徵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臣聞天者, 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無所殊,建日月風雨以 「和之,經陰陽寒暑以成之。故聖人法天而立道,亦溥 愛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設誼立禮以導之。春者, 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愛也;夏者,天之所以 長也;德者,君之所以養也;霜者,天之所以殺也;刑者, 君之所以罰也。」繇此言之,天人之徵,古今之道也。孔 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質諸人情,「參之於古,考之 於今,故《春秋》之所譏,災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惡,怪 異之所施也。書邦家之過,兼災異之變,以此見人之 所為,其美惡之極,迺與天地流通而往來相應」,此亦 言天之一端也。古者修教訓之官,務以德善化民,民 已大化之後,天下常亡一人之獄矣。今世廢而不修, 亡以化民,民以故棄行誼而死財利,是以犯法而罪 多,一歲之獄以萬千數,以此見古之不可不用也。故 《春秋》變古則譏之:「天令之謂命,命非聖人不行;質樸 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謂情,情非度制不節。」 是故王者上謹於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明教化民, 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 三者而大本舉矣。人受命于天,固超然異於群生,入 有父子兄弟之親,出有君臣上下之誼,會聚相遇,則 有耆老長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驩然有恩以相 愛,此人之所以貴也。生五穀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 畜以養之,服牛乘馬,圈豹檻虎,是其得天之靈,貴於 物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明於天性,知自貴 於物,知自貴於物然後知仁誼,知仁誼然後重禮節, 重禮節然後安處善,安處善然後樂循理,樂循理然 後謂之君子。故孔子曰:「不知命,亡,以為君子。」此之謂 也。

《洪範五行傳序》
劉歆

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 洪水,賜《雒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聖人行其道而寶 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師位而典之。周既克殷,以 箕子歸,武王親虛己而問焉,故《經》曰:「惟十有三祀,王 訪于箕子,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 厥居,我不知其彝倫逌敘』。箕子迺言曰:『我聞在昔,鯀 垔洪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弗畀洪範九疇,彝倫 逌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大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 逌敘』。」此武王問《雒書》于箕子,箕子對禹得《雒書》之意 也。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 次四曰葉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艾用三 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 五福,畏用六極。」凡此六十五字,皆《雒書》本文,所謂「天 迺錫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以為《河圖》《雒書》相 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裡。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 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則乾坤之陰陽,效《洪範》之咎徵, 天人之道,粲然著矣。

《陳事疏》
後漢·張衡

伏惟陛下宣哲克明,繼體承天,中遭傾覆,龍德泥蟠。 今乘雲高躋,盤桓天位,誠所謂「將隆大位,必先倥傯 之」也。親履艱難者知下情,備經險易者達物偽。故能 一貫萬機,靡所疑惑。百揆允當,庶績咸熙,宜獲福祉 神祇,受譽黎庶。而陰陽未和,災眚屢見,神明幽遠,冥 鑒在茲。福仁禍淫,景響而應。因德降休,乘失致咎,天 道雖遠,吉凶可見。近世鄭、蔡、江、樊、周廣、王聖,皆為效 矣。故恭儉畏忌,必蒙祉祚,奢淫諂慢,鮮不夷戮。前事 不忘,後事之師也。夫情勝其性,流遯忘反,豈惟不肖, 中才皆然。苟非大賢,不能見得思義,故積惡成釁,罪 不可解也。向使能瞻前顧後,援鏡自戒,則何陷於凶 患乎!貴寵之臣,眾所屬仰,其有愆尤,上下知之,褒美 譏惡,有心皆同,故怨讟溢乎四海,神明降其禍辟也。 頃年雨常不足,思求所失,則《洪範》所謂「僭恆陽若」者 也。懼群臣奢侈,昏踰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徵。又前 年京師地震土裂,裂者威分,震者人擾也。君以靜唱, 臣以動和,威自上出,不趣於下,禮之政也。竊懼聖思 厭倦,制不專己,恩不忍割,與眾共威。威不可分,德不 可共。《洪範》曰:「臣有作威作福,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 國。」天鑒孔明,雖疏不失。災異示人,前後數矣,而未見 所革,以復往悔,自非聖人,不能無過。願陛下思惟所 以稽古率舊,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若恩從上下, 事依禮制,禮制修則奢僭息,事合宜則無凶咎,然後 神望「允塞,災消不至矣。」

《災異》
黃憲

桐柏山崩,淮水潰決,棗陽之民死者大半。韓王憂,命 左右告於《徵君》曰:「桐柏,韓之巨鎮也,今崩,王室必有 難,其若之何?」徵君不答。左右返見韓王曰:「臣以君之 命告於黃徵君,傲而不應,是無禮於君也,請逐之。」韓 王曰:「國有大咎,而又逐士,寡人之戾益矣。是寡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