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7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 則惟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朱注凡日月之食,皆有常度矣。而以為不用其行者,月不避日,失其道也。然其所以然者,則以四國無政,不用善人故也。如此,則日月之食,皆非常矣,而以月食為其常。日食為不臧者,陰亢陽而不勝,猶可言也;陰勝陽而掩之,不可言也。故《春秋》日食必書,而月食則無紀焉,亦以此耳。

曄曄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 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

朱注曄曄,電光貌。震,雷也。寧,安徐也。令善沸出。騰,乘也。山頂曰冢。崒,崔嵬也。高岸崩陷,故為谷。深谷填塞,故為陵。憯,曾也。言非但日食而已,十月而雷電,山崩水溢,亦災異之甚者。是宜恐懼修省,改紀其政,而幽王曾莫之懲也。大全疊山謝氏曰:「災異如此,幽王之心曾不懲創。詩人不指幽王而曰『哀今之人』,微而婉也。」 華谷嚴氏曰:「十月雷電,天道乖矣;川沸山崩,陵谷遷變,地道亂矣,胡為莫懲創也?」

春秋四傳

《僖公十有六年》

《春秋》:「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飛 過宋都。」

《公羊傳》:「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霣石于宋五。是 月六鷁退飛,過宋都。」曷為先言霣而後言石?霣石記 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是月者何?僅逮是 月也。何以不日?晦日也。晦則何以不言晦?《春秋》不書 晦也。朔有事則書,晦,雖有事不書。曷為先言六而後 言鷁?六鷁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 之則退飛。《五石》《六鷁》何以書?記異也。外異不書,此何 以書?為王者之後記異也。

《穀梁傳》:「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于宋五。」先 隕而後石何也?隕而後石也。于宋四竟之內曰宋。後 數,𢿨辭也,耳治也。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是月者,決 不日而月也。六鷁退飛過宋都,先數,聚辭也,目治也。 子曰:「石無知之物,鷁,微有知之物。石無知,故日之;鷁 微有知之物,故月之。」君子之於物,無所苟而已。石鷁 且猶盡其辭,而況於人乎?故「五石」「六鷁」之辭不設,則 王道不亢矣。民所聚曰「都。」

《胡傳》:「隕石,自空凝結而隕也。退飛,有氣逆驅而飛也。 石隕鷁飛,而得其數與名。」在春秋時,凡有國者,察於 物象之變亦審矣。此宋異也,何以書于魯?史?亦見當 時諸國有非所當告而告者矣。

大全劉氏曰:「人君遇怪異非常之變,當內自省而已,非所以告同盟也。同盟有救患分災之義,故水火兵戎之為害則告,告則弔之,此所待於外也。奇物祅變之至,則天之所以警人君,雖有堯、湯之智,反而責其躬,此無待於外者也,何赴告之有?《春秋》因而書之,以見人君之莫能畏天命,乃反以責於己者,望於人也。」

何以不削乎?聖人因災異以明天人感應之理,而著 之於《經》,垂戒後世。如隕石於宋,而書曰「隕石」,此天應 之也。和氣致祥,乖氣致異,人事感於下,則天變應於 上,苟知其故,恐懼修省,變可消矣。宋襄公以亡國之 餘,欲圖霸業,五石隕,六鷁退飛,不自省其德也。後五 年有盂之執,又明年有泓之敗,天之示人顯矣,聖人 所《書》之義明矣,可不察哉。

大全星隕為石,不祥也。鷁退飛,不順也。宋襄欲圖霸而無其德,故天出怪異以警畏之。或問:「《洪範》配合庶徵」,有理否?胡氏曰:「但不可泥,如漢儒牽合附會。」

《宣公十五年》

《春秋》:六月癸卯,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子嬰兒歸。 《左傳》伯宗曰:「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民反德為亂。 亂則妖災生,故文,反正為乏。」

正義曰:據其害物謂之災,言其怪異謂之妖。時由天物在地,故屬災於天,屬妖於地。其實民有亂德,感動天地,天地為之見變,妖災因民而生,天地共為之耳,非獨天為災,而地為妖,民謂人也。感動天地,皆是人君感之,非庶民也。《釋例》曰:「物者,雜而言之,則昆蟲草木之類也。大而言之,則歲時日月星辰之謂也。歲者,水旱饑、饉也。時者,寒、暑、風、雨、雷、電、雪、霜也。日月者,薄食夜明也。星辰者,彗、孛霣錯,失其次也。山崩地震者,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升也。凡天反其時,地反其物,以害其物性,皆為妖災。」是言妖災皆通天地共為之也。此傳地反物者,唯言妖耳。《洪範五行傳》則有妖、孽、禍、痾、眚、祥六者之名,以積漸為義。《漢書五行志》說此六名云:「凡草木之類謂之妖。妖猶夭胎,言尚微也。蟲豸之類謂之孽。孽則牙孽矣。及六畜,謂之禍,言其著也。及人,謂之痾。痾,病類,言浸深也。甚則異物生,謂之眚;自外來,謂之祥。」是六名以漸為稱,唯眚祥有外內之異耳,大旨皆是妖也。許慎《說文序》云:「蒼頡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