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4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六韻云:「雨暘固自于天,感召豈有所主。倘燮調得人, 則斯可有節,而聚斂無度,則亦能不雨。此或未明,閔 之何補?」不見商霖未作,相傅說于高宗;漢旱欲蘇,烹 弘羊于孝武。未幾趙溫叔罷相。

孝宗時,嘗秋旱,上問執政:「禱雨於天地宗廟社稷,合 用牲否」周益公奏:「止用酒脯幣帛。」上曰:「《雲漢詩》云:『靡 神不舉,靡愛斯牲』。則是合用牲矣。可更與禮官等考 訂之。」

《宋史趙方傳》:「方知隨州,南北初講和,旱蝗相仍,方親 走四郊以禱,一夕大雨,蝗盡死,歲大熟。」

《蔡洸傳》:洸以戶部鎮總領淮東軍馬錢糧,知鎮江府。 會西溪卒移屯建康,舳艫相銜。時久旱,郡民築阪瀦 水灌溉,漕司檄郡決之。父老泣訴,洸曰:「吾不忍獲罪 百姓也。」卻之。已而大雨,漕運通,歲亦大熟。民歌之曰: 「我瀦我水,以灌以溉,俾我不奪,蔡公是賴。」

《黃幹傳》:幹知安慶府,請城安慶以備戰守。是歲大旱, 幹祈輒雨,或未出,晨興登郡閣,望潛山再拜,雨即至。 《張洽傳》:洽運判池州獄,有張德修者,誤蹴人以死,獄 吏誣以故殺。洽訊而疑之,請再鞫守,不聽。會提點常 平袁甫至,時方大旱禱不應。洽言于甫曰:「漢、晉以來, 濫刑而致旱,伸冤而得雨,載於方冊可攷也。今天大 旱,焉知非由德修事乎?」甫為閱款狀於獄,德修遂從 徒罪。復白郡,請蠲征稅,寬催科,以召和氣。守為寬稅, 三日果大雨,民甚悅。

《委巷叢談》:西湖雖有山泉,而大旱之歲亦嘗龜坼。宋 嘉熙庚子,西湖水涸,茂草生焉,官司祈雨無應,李霜 涯戲作一詞云:「平湖千頃生芳草,芙蓉不照紅顛倒。 東坡道,波光瀲灔晴偏好。」邏者廉捕之,遁不知所往。 《金史移剌溫傳》:溫移鎮武定,歲旱,溫割指以血瀝酒 中,禱而酹之,既而雨霑足,由是歲熟,人以為至誠之 感云。

《宗室傳》:「衷授代州宣銳軍都指揮使。歲旱,州委禱雨 於五臺靈潭,步致其水,雨隨下,人為刻石紀之。」 《內族襄傳》:「襄拜司空,領左丞相,時方旱,命有司禱雨, 襄及平章政事張萬公、參政僕散揆等上表待罪,上 召翰林學士党懷英草罪己詔,仍慰諭襄等視事。」 《張萬公傳》:「萬公拜參知政事,上問山東、河北粟貴賤, 今春苗」稼,萬公具以實對。上謂宰臣曰:「隨處雖得雨, 尚未霑足,奈何?」萬公進曰:「自陛下即位以來,興利除 害,凡益國便民之事,聖心孜孜,無不舉行。至於旱災, 皆由臣等,若依漢典故,皆當免官。」上曰:「卿等何罪?殆 朕所行有不逮者。」對曰:「天道雖遠,實與人事相通,唯 聖人言行,可以動天地。昔成湯引六事自責,周宣遇 災而懼,側身修行,莫不修飾人事。方今宜崇節儉,不 急之務,無名之費,可俱罷去。」上曰:「災異不可專言天 道,蓋必先盡人事耳。故《孟子》謂王無罪歲。」左丞完顏 守貞曰:「陛下引咎自責,社稷之福也。」上由是以萬公 所言,下詔罪己。有司建議自西南西北路沿臨潢達 泰州,開築壕塹以備大兵。役者三萬人,連年未就。御 史臺言:「所開旋為風沙所平,無益于禦侮而徒勞民。」 上因旱災,問萬公所由致,萬公對以「勞民之久,恐傷 和氣,宜從御史臺所言,罷之為便。」

《馬琪傳》:「琪行尚書省事,遷中大夫。承安元年,北邊用 兵,而連歲旱暵,表乞致仕,不許。」

《續夷堅志》:「陳大年字世德,吉州人。泰和中,刺吾州,時 秋旱蝗,自南而北,世德祭於石嶺關,遂不入境。死囚 馬白兒移勘更數州已三十年,陳已決其死,止待署 字矣。陳夜禱星下,雖無復疑,尚慮有冤。今旱已極,囚 果不冤,明當大雨,如冤則雨且止。以此卜之。明日大 雨,遂決此囚,是歲大熟。」

《金史完顏伯嘉傳》:「伯嘉以兵部尚書簽樞密院事。宣 宗憂旱,伯嘉奏曰:『日者,君之象,陽之精。旱暵乃人君 自用亢極之象,宰執以為冤獄所致。夫燮和陰陽,宰 相之職,而猥歸咎于有司。高琪武弁出身,固不足論, 汝礪輩不知所職,其罪大矣。漢制,災異策免三公,顧 歸之有司邪?臣謂今日之旱,聖主自用,宰相諂諛,百』」 司失職,實此之由。高琪、汝礪深怨之。

《陳規傳》:正大元年,規充補闕。二年四月,以大旱,詔規 審理冤滯,臨發上奏,「今河南一路便宜行院、帥府從 宜凡二十處,陜西行尚書省二,帥府五,皆得以便宜 殺人,冤獄在此,不在州縣。」又曰:「雨水不時則責審理, 然則職燮理者當何如?」上善其言,而不能有為也。 《元史廉希憲傳》:希憲為京兆宣撫使,有民妻與卜者 厭詛其夫,殺之。獄成,僚佐皆言「方大旱,卜者宜減死」, 希憲議當伏法,已而大雨,立應。

《夾谷之奇傳》:之奇為吏部郎中,歲大旱,有司議平穀 價,以遏騰涌之患。之奇言:「莫若省經費,輟土木之役, 庶足召和氣,弭災變,而有豐稔之期。」

《禿忽魯傳》:「禿忽魯遷江浙右丞,適歲旱,方至而雨,民 心大悅。」

《田滋傳》:「滋拜陝西行省參知政事,時陝西不雨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