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4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怨而心不從,故陽氣盛而失度,故旱災應也。

《神異經》:「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行走 如風,名曰」所之國大旱,俗曰:旱魃,一名格子,善行 市朝,眾中遇之者,投著廁中乃死,旱災消。《詩》曰:「旱魃 為虐。」或曰:「生捕得殺之,禍去福來。」

《農家諺》「舶棹風雲起,旱魃深歡喜。」

韋曜《毛詩問》:「雲漢之詩,旱魃為虐。」《傳》曰:「魃天旱鬼也。」 《箋》曰:「旱氣生魃,天有常神,人死為鬼。不審旱氣生魃 奈何?」答曰:「魃鬼人形,眼在頂上,天生此物,則將旱也。 天欲為災,何所不生,而云有常神者耶?」

《爾雅》孫炎注曰:「攝木,生江上,有寄枝,高三四丈,生毛, 一名楓子。天旱以泥塗之,即雨。」

《典略》:「舊制求雨,大帝禱天地宗廟社稷山川,已賽,如 其常祭牢禮。四月立夏旱,乃求雨。立秋雖旱,不禱。求 雨到七月畢賽之。秋冬春三時不求雨。」

《博物志》:「止雨祝曰:『天生五穀,以養人民。今天雨不止, 用傷五穀,如何如何!靈而不幸,殺牲以賽神靈。雨則 不止,鳴鼓攻之,朱絲繩縈而脅之』。」

《請雨》曰:「皇皇上天,照臨下土。集地之靈,神降甘雨。庶 物群生,咸得其所。」

《荊州記》:「臨賀界有臥石,似人而色青黃,隱起此鄉,若 旱,祭之必雨。」

《海山記》:煬帝遇害時,司馬戡攜刃向帝,帝復叱曰:「汝 豈不知諸侯之血入地尚大旱,況天子乎?」

《尚書故實》:「舒州灊山下有九井,其實九眼泉也。旱即 殺一犬投其中,大雨必降,犬亦流出。」

《雲仙雜記》:甘塘社有一水,方丈瑩潔,春夏不竭,旱則 禱之,應時雨下,鄉民緣可救旱,號「祕密泉。」

《寺塔記》:「不空三藏塔前多老松,歲旱,則官伐其枝為 龍骨以祈雨。」蓋三藏役龍,意其樹必有靈也。

《聞見後錄》:汾晉間祈雨,裸袒叫呼,奮臂為反覆手狀, 又以水洒行道之人,殆可笑。按《董仲舒傳註》有「閉陰 縱陽,以水洒人」之說,蓋其自也。

可談。世傳婦人有產鬼形者,不能執而殺之,則飛去, 夜復歸就乳,多瘁其母,俗呼為「旱魃。」亦分男女,女魃 竊其家物以出,男魃竊外物以歸。初,虞世和甫名士 善醫,公卿爭邀致,而性不可馴狎,往往有忽權貴。每 貴人求治病,必重誅求之,至于不可堪。其所得賂,旋 以施貧者。最愛黃庭堅,常言:「黃孝于其親,吾愛重之。」 每得佳墨精楮奇玩,必歸魯直語朝士云:「初和甫于 余,正是一男旱魃。」時坐中有厭苦和甫者,率爾對曰: 「到吾家便是女旱魃。」

《朱子語類》:祈雨之類,亦是以誠感其氣,如祈神佛之 類,亦是其所居山川之氣可感。今之神佛所居,皆是 山川之勝而靈者,雨亦近山者易至,以多陰也。 歲旱,壽皇禁中祈雨有應。一日,引宰執入見,恭父奏 云:「此固陛下至誠感通,然天人之際,其近如此。若他 事一有不至,則其應亦當如此。願陛下深加聖慮,則 天下幸甚。」恭父斯語,頗得大臣體。

《御龍子集》:「暵旱戾氣之所為哉?陰與陽其不相能耶? 亢烈之氣多,而參和之無自耶?」

《丹鉛總錄》:《論衡》:「旱,火變也。湛,水異也。」又引《天官書》:「正 月朔占四方之風,風從南方來者旱,從北方來者湛。」 又曰:「一湛一旱,時氣也。」又曰:「日月之行,出入三道,出 北則湛,出南則旱。」《淮南子》:「旱雲煙火,涔雲波水。」又曰: 「國有九年之畜,雖涔旱災害之殃,免困窮流亡也。」又 曰:「涔水不能生魚鱉。」涔水,行潦也。湛、涔音義同,皆古 字借用。

《崔後渠集》:涿田旱,天忽興雲將雨,農人不甚悅也。太 史氏曰:「爾不欲雨耶?」農人曰:「雲暴騰而無畜,雖雨亦 不洽。雨,陰陽之交也,聚斯厚,厚斯醞,醞斯雨,則霈然 矣。」已而雨果不成。太史氏曰:「畜之用大矣哉!」

《攬茝微言》折蜥蜴求雨法,以土實巨甕,作水蜥蜴。小童 操青竹,衣青衣以舞,歌曰:「蜥蜴蜥蜴,興雲吐霧,雨若 滂沱,放汝歸去。」

《虎苑》南山久旱,以長繩繫虎頭骨投潭中,有龍處水 掣不定,俄頃雲起,雨亦隨降。

珍珠船:《安成記》云:「羅霄山有石井,天旱祠之,以木投 井中即雨,至井溢木出,雨乃止也。」

《山西通志》:「太原縣東有崖山,天旱,土人燒此山以求 雨。俗傳崖山神娶河伯女,故崖山火,河伯必降雨救 之。今山上多生水草。」

《紹興府志》:「上虞裏嶴山在縣西南三十里,舊經云:『山 有神曰白鵝,旱時見則雨』。」

《瓊州府志》:「龜石在文昌縣北五十里南溪都中,有紅 白二龜,禱旱,紅出則雨,白出則否。」

《雲南通志》:「永昌府騰越州濟旱石,在州北二里土山 上,石形如丸,周丈許,舊傳高僧摩迦陀所遺。天旱禱 雨,以石浸龍池,雷雨輒至。」

《貴州通志》:「銅仁府雲舍泉,在省溪司七里,歲旱,磔犬 投之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