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江水。盛夏遠患水溫,每以錢買民井寒水,不取錢 者則摙水還之。其他事率多如此。
《陳書周文育傳》,「文育,字景德,義興陽羨人也。少孤貧, 本居新安壽昌縣,姓項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 水中數里,跳高五六尺,與群兒聚戲,眾莫能及。」 《魏書尒朱兆傳》,後魏孝莊帝誅尒朱榮,榮從子兆自 汾州率騎攻洛師,至河梁西涉渡,掩襲京邑。先是,河 邊人夢神謂己曰:「尒朱家欲渡河,用爾作灅波津令, 為之」縮水脈,月餘,夢者死。及兆至,有行人自言知水 淺處,以草插導,忽失所在。兆遂策馬涉渡。
賢奕魏、《賈》𤨿家累千金,博學善著作,有蒼頭,善別水。 常令乘艇於黃河中,以瓠匏接河源水,一日不過七 八升,經宿,器中色赤如絳。以釀酒,名「崑崙觴」,酒之芳 味,世中所絕。
《酉陽雜俎》:「譙郡有功曹𡼏。天統中,濟南來府君出除 譙郡,時功曹清河崔公恕弱冠有令德。於時春夏積 旱,送別者千餘人至此𡼏上,眾渴甚,思水升直萬錢 矣。來公有思水色,恕獨見有一青鳥於𡼏中乍飛乍 止,怪而就焉。烏起見一石方五六寸,以鞭撥之,清泉 涌出,因盛以銀瓶,瓶滿水立竭,惟來公與恕供療而 已。議者以為盛德所感致焉。」時人異之,故以為目。 《錄異記》:中宗景龍年,東京之西四百里官路之地,皆 如水影,人馬樹木,行立其上,歷歷焉,影可俯視,月餘 乃滅。
《志怪錄》:「大曆末,深州束鹿縣中有水影,長七八尺,遙 望見人馬往來,如在水中,及至前,不見水。」
《玉泉子》:李德裕在中書,嘗飲惠山泉,自毗陵至京,置 遞鋪,有僧人詣謁。德裕好奇,凡有遊其門者,雖布素 皆接引。僧白德裕曰:「相公在中書,昆蟲遂性,萬彙得 所。水遞一事,亦日月之薄蝕,微僧竊有惑也。敢以上 謁,欲沮此,可乎?」德裕頷之曰:「大凡為人,未有無嗜者, 至於燒汞,亦是所短。況三惑、博塞弋弈之事,弟子悉 無所染。而和尚不許弟子飲水,無乃虐乎?為上人停 之,即三惑馳騁怠慢必生焉。」僧人曰:「貧道所謁相公 者,為足下通常州水脈。京都一眼井,與惠山泉脈相 通。」德裕大笑曰:「直荒唐也。」曰:「相公但取此泉脈。」德裕 曰:「井在何坊曲?」曰:「昊天觀常住庫後是也。」因以惠山 一甖,昊天一甖,雜以八甖,一類十甖,暗記出處,遣僧 辨析。僧因啜嘗取惠山「昊天餘八瓶同味。」德裕大加 奇嘆,當時停水遞,人不告勞,浮議乃弭。
《中朝故事》:贊皇公李德裕博達士,居廊廟日,有親知 奉使於京口,李曰:「還日金山下,揚子江中南零水與 取一壺來。」其人舉棹,日醉而忘之,泛舟止石城下,方 憶,乃汲一瓶於江中,歸京獻之。李公飲後,歎訝非常, 曰:「江表水味,有異於頃歲矣。此水頗似建業石城下 水。」其人謝過不隱也。
《唐書李德裕傳》:「時亳州浮屠詭言水可愈疾,號曰『聖 水』」,轉相流聞,南方之人,率十戶僦一人使往汲。既行 若飲,病者不敢近葷血,危老之人率多死。而水斗三 十千,取者益他汲,轉鬻於道,互相欺訹,往者日數十 百人。德裕嚴勒津邏捕絕之,且言:「昔吳有聖水,宋、齊 有聖火,皆本妖祥,古人所禁。請下觀察使令狐楚填」 塞,以絕妄源。從之。
《孔若思傳》:若思為庫部郎中,常曰:「仕宦致郎中足矣。」 座右置止水一石,明自足意。
《茶寮記》:「唐祕書省中水最佳,故名祕水。」
《五代史雷滿傳》:滿嘗鑿深池於府中,客有過者,召宴 池上,指其水曰:「蛟龍水怪皆窟於此,蓋水府也。」酒酣, 取座上器擲池中,因裸而入,取器嬉水上,久之乃出, 治衣復坐,意氣自若。
《于闐國傳》:「胡盧磧,漢明帝時征匈奴,屯田於吾盧,蓋 其地也。地無水,而嘗冬多雪,每天暖雪消乃得水。晉 遣供奉官張匡鄴等西行入仲雲界,仲雲遣宰相四 人,都督三十七人候晉使者,匡鄴等以詔書慰諭之, 皆東向拜。自仲雲界西,始涉鹼磧,無水,掘地得濕沙, 人置之胸以止渴。」
《清異錄》:王衍伶官家樂侍燕,小池水澄天見,家樂應 制云:「一段聖琉璃。」
《宋史宋琪傳》:琪為相,太平興國九年九月,上幸景龍 門外觀水磑,因謂侍臣曰:「『此水出於山源,清冷甘美, 凡近河水味皆甘,豈非餘潤之所及乎』?琪等對曰,實 因地脈潛通而然,亦猶人之善惡以染習而成也。」 《袁燮傳》:「燮字和叔,慶元府鄞縣人。生而端粹專靜,乳 媼置槃水其前,玩視終日,夜臥常醒。」
《慈聖光獻曹皇后傳》:「慶曆八年正月夜,衛卒作亂,越 屋叩寢殿。后度賊必縱火,陰遣人挈水踵其後,果舉 炬焚簾,水隨滅之。」
《東軒筆錄》:仁宗嘗步苑中,及還宮,顧嬪御曰:「渴甚,可 進熱水。」嬪御進水,且曰:「官家何不外面取水而致久 渴耶?」仁宗曰:「吾屢顧不見鐐子,苟問之即有抵罪者, 故忍渴而歸。」聖性仁恕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