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0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媯墟,《帝王世紀》謂之姚墟。《世本》曰:「饒汭。」 《古文尚書。周語》嬴內音媯汭。《括地志》又云:「姚墟在濮州雷澤縣東十三里。」 《會稽舊記》云:「上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

嬪于《虞》。

《括地志》:故虞城在陝州河北縣東北五十里虞山之上,今平陸縣。皇甫謐曰:「堯以二女妻舜,封之於虞,今河東太陽,山西虞城是也。舜居虞地,以虞為氏。」 《郡國志》:「太陽有吳山,上有虞城。」 《括地志》:「宋州虞城縣,舜後所封。」 《外紀》:「本處虞之媯汭,號曰有虞氏。」

《世紀》:「舜所都。或言蒲坂即河東縣。」

《外紀》:「都蒲阪。」

大禹都安邑

按:《史記夏本紀註》:「皇甫謐曰: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 晉陽。」

按:《竹書紀年》:「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

按《通志》:「禹封於夏,受禪之後,都平陽,又徙安邑。」

夏,今陜州夏縣。安邑,今隸蒲州。平陽,即堯都也。禹在陽城者,避商均之地而非都也。《五子之歌》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言堯舜及禹皆在冀州界。

按《路史》:禹封高密以處於櫟,是為有夏,曰夏伯。

今密之高密,禹之初封。櫟,今之許昌。陽翟,漢屬潁川,唐隸河南。有禹山、禹故城及鄭之櫟邑。昔武王至周,曰:「吾其為有夏之居乎?」遂營洛邑,謂櫟也。《世紀》云:「夏,今陽翟」,即此。《地志》云:「陽翟,夏禹國。」或云都之,非也。《寰宇記》鄧州引《漢志》,潁川、南陽,本夏禹國,周為申國。按《志》,潁川、陽翟,夏禹國。南陽故宛,今南陽為申錯,陽翟言之兩誤。王充云:堯以唐侯嗣位,舜以虞地得達,禹繇夏而起,湯自商而興,皆本興昌之地為號,重本不忘始也。或云封在虹虹,今宿之縣。《輿地志》云:「堯封夏禹為伯邑,於此,即位,徙都於陽翟。」漢為夏丘縣,北齊為夏丘郡。《世紀》又以高密為「禹」,字益繆。

即位,都陽城。

瓚云:「《世本》『禹都陽城,在大梁之南,今陳留浚儀。故《寰宇記》登封古郜城,引《地理志》潁川陽城為禹都,非也。乃澤之陽城,堯舜皆都河東北,不居河南,故說者又謂禹避商均於此,皆非』。」

太原。

即晉陽。《世紀》云:「禹自安邑徙晉陽。」 《漢志》:「自平陽遷安邑,後徙晉陽。」 《通典》:「并州太原,禹所都」 ,注云:「禹都或為今太原,或為今平陽,或為河東安邑,或云今河南陽翟,不一也。」

安邑。

《世紀》云:「或居安邑。」 今陝之夏縣。魏太和元年析安邑置,以禹都名。北十五有夏宮、夏故城、夏禹臺。《十道志》云:縣有夏禹宮。夏靜《與洛下書》云:「安邑禹舊宮,有石殿、陰戶、丹庭、紫房臺在縣西北十五。」 《十三州志》云:塗山氏思本國,築以望之,基猶在夏城南。安邑塗山臺,俗謂青臺,上有禹祠。縣東南五十五中條山有望川,夏后避夏離宮之所。《地形志》:「河北有北安邑縣,漢、晉屬河東。」 又有南安邑。注:「太和十一置。」 《元和志》:「今安邑地,太和十一別置,十八年為夏縣。」

按:《地理通釋》。《皇王大紀》,「禹都于安邑。」《世紀》「鯀封崇伯, 國在秦晉之間。禹受封為夏伯,在《禹貢》豫州外。方南 於秦漢屬潁川。本韓地,今河南陽翟是也。」

《地理志》:「陽翟,夏禹國。今潁昌府陽翟縣有禹山。」《輿地志》:「宿州虹縣,本夏丘縣,堯封禹為夏伯,邑於此。」

受禪,都平陽,或在安邑。

今陜州夏縣,本夏禹之都,漢為安邑,屬河東,後魏改為夏縣。《郡縣志》:「夏縣東北十五里安邑故城,禹所都也。」

或在晉陽。

《左傳注》:「夏虛」 ,大夏,今太原晉陽。

《世本》言「夏后居陽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陳留浚儀是 也。」

劉熙云:「潁川陽城,今屬河南。」 按《經》傳,夏與堯舜同在河北冀州之域,不在河南。居陽城者,自謂禹避商均時,非都也。《外紀》禹都安邑,或云平陽,亦云晉陽。及韓啟筮享神於大陵之上,是為鈞臺之享。又筮於晉之墟,作璿臺於水之陽。《寰宇記》:「禹自安邑都晉陽,桀徙安邑。」

太康都陽夏

按:《史記夏本紀》不載。

按《通鑑前編》:「十有九歲,王畋于洛,表羿拒于河,遂都 陽夏。」

按:自唐虞以來,都於冀州,而冀自有牧。非天子自治,則甸服之地,跨河南北也。羿拒太康於河,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