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帝京景物略》:寺中一碑,下半斷裂可讀者,其上段字 有「燕京大憫忠寺觀音地宮舍利函記,金大安十年 沙門善製。」

《帝京景物略》:「『憫忠寺經正統七年重修,改額崇福』,有 翰林院待詔陳贄碑。萬曆三十五年又修,有諭德公 鼐碑。」

《析津日記》:「宣南坊白馬寺,隋剎也。殿後尊陀羅尼幢, 上刻『仁壽四年正月上旬造。寺重建於洪熙元年,正 統八年賜額。有翰林學士南昌張元禎、工部尚書直 文淵閣嘉禾張文憲二碑。其東有僧塔,塔前有古碑, 已為侵占者所毀矣』。」

《五城坊巷衚衕集》:「白紙坊在新城廣寧門右安門西 南角,五牌二十一鋪。有小聖安寺、大聖安寺、寶應寺、 禮拜寺、相國寺、崇效寺。」

《燕石集》:「聖安寺,亡金所建。」

《金臺集》:寺有金世宗、章宗二朝像。

《湛然居士集》「聖安寺,庭前有怪柏數株。」

《析津日記》:「聖安寺金、元舊碑無一存者。殿前明碑二: 一,慈仁寺沙門德慶撰,通政司參議廣陽趙昂書,成 化二十年九月立石;一,上谷參軍張壽朋撰,江西道 監察御史徐圖書,萬曆十八年四月立石。寺向有金 世宗、章宗、李宸妃像,今皆無之。殿前怪柏已盡,惟有 兩楸樹而已。其地名東湖柳村。匪獨湖堙,柳亦不見」, 蓋此寺圯而復修,於正統十一年,易名「普濟寺。」內官 營建,欲侈己功,輒去故碣。既更新額,井毀舊碑。使考 古者無足徵信,真可憾也。

《析津日記》:「元至正初,以唐貞觀元年所建佛寺舊址 建寺,賜額『崇效』。明天順間重修。嘉靖辛亥,掌丁字庫 內官監太監李朗於寺中央建藏經閣,有都人夏子 開高明區大相二碑。閣東北有臺,臺後有僧塔三,環 植棗樹千株,以地僻,游人罕有至者。」

《行國錄》:「弘仁萬壽宮,萬曆四十三年敕建。中為文昌 殿,額曰『崇真保運』。」左以祀諸葛孔明,封號曰「天樞上 相;右以祀文信國,封號曰『天樞左相,皆目之曰『真君』。 祀雷神於後殿,設禮斗臺。最後建高閣十三楹,曰『太 極』』。」造運寶閣以安昊天上帝。有神宗皇帝御製碑文, 督工者司設監太監林潮也。內官不學,神號無稽,知 禮者當議輟也。

《楮園雜記》:「三忠祠在上斜街,天啟四年春敕建,以祀 沁水張忠烈公銓、襄陵高忠節公邦佐、大同何忠愍 公廷櫆。三公皆山西人,故額曰『山右三忠祠』。」張公巡 按遼東監察御史,高公分巡遼海道、山東布政司參 政,何公分守遼海道、山東按察司副使,皆死王事。張 公初贈大理寺卿,後加贈兵部尚書。高、何二公初贈 光祿寺卿,後加贈大理卿,左右列陪祀諸公張公傍 六人經略標下統兵鎮守奉集等處總兵官都督僉 事朱公萬良,統兵援遼副總兵官王公誥,協守遼東 副總兵管錦州參將事麻公承宗,援遼總兵官都督 僉事楊公宗業,協守開原副總兵官麻公巖,援遼正 參將贈總兵官彭公振雲。高公座右亦六人,誥贈奉 政大夫、光祿寺少卿。原任陝西鳳翔府扶風縣知縣。 王公國訓,敕贈光祿寺寺丞。原任順天府香河縣知 縣任公光裕,《統兵援遼》遊擊將軍滿公龍鱗,誥贈奉 政大夫、光祿寺少卿。原任順天府大城縣知縣武公 維周,敕贈光祿寺寺丞。原任直隸順義縣知縣上官 公藎,遼東鎮守標下參將管中軍事梁公汝貴。何公 座側,則有誥贈奉政大夬、光祿寺卿、前分守開原道、 山東按察司僉事潘公宗顏、誥贈光祿寺卿、原任直 隸永平府知府張公鳳奇,皆與何公並列。其左右列 者:鎮守遼東總兵官都督同知馬公林,統兵援遼;遊 擊將軍李公鎮忠、領兵援遼;守備劉公興漢,領兵援 遼;千總劉公起佩,又戚公士榮、楊公其二、神位附 祀共二十人,蓋高、張、何三公為當時敕祀,而後死諸 公,其鄉人以皆山西人,死王事,故附祀之。祠無碑記 可考,列主亦多繁亂。意當時附祀者必列於兩廡後, 始遷入堂中故耳。

《人海記》:「紫金寺在宣武門外迤西,寺門西向,有嘉靖 三十二年尚寶卿河間李圻碑記,謂寺始建於宋云。」 《排悶錄》:慈仁寺本為周太后弟吉祥建,而寺有成化 二年御製碑,止云為太后祝釐,不及吉祥,蓋當時尚 諱言其事。唐應德詩云:「同行更說前朝事,繡蟒銀魚 有故僧。」至歸熙甫作記,始詳言之。寺建於故報國寺 山門之東南,都人至今目為「報國寺」,然實非報國舊 址也。

《寄園寄所寄錄》:「京師二月淘溝,穢氣觸人,南城爛麪 衚衕尤甚,深廣各二丈,開時不通車馬。」此地在憫忠 寺東,《唐碑》稱「寺在燕城東南隅,疑為幽州節度使城 之故濠也。」

《行國錄》:寶應寺,相傳唐剎也。今惟存萬曆壬寅年所 立一碑。

《六研齋筆紀》:「京師報國寺古松二株,在佛殿前,低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