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榆欓別錄》:「豐宜門外西南行四五里,有鄉曰宜遷,地

偏而囂遠,土腴而氣淑,郊丘帶乎左,橫岡亙其前,中 得井地三九之一」,卜築耕稼,植花木,鑿池沼,覆簣池 旁,架屋臺上,隸其榜曰「遠風」,以為歲時賓客宴遊之 所者,韓氏之昆仲總管通甫判府君美也。

《風庭埽葉錄》:元大都園亭多在城之西南,惟趙參謀 禹卿匏瓜亭在城東,故曰東皋。王秋澗詩云「陽春門 外望東皋」是也。禹卿種匏以製飲具,當時目曰趙匏 瓜。故秋澗詩又云:「君家匏瓜盡樽彝。」及禹卿既逝,秋 澗弔其墓,復有「匏瓜散落」之句。其園中景,自亭而外, 有幸齋、東皋村、耘軒、遐觀臺、清斯池、流憩園、歸雲臺。 秋澗亦各有詩,載其集中。《明一統志》謂在城南十里, 蓋循《元志》之舊爾。

《寄園寄所寄錄》:崇禎丙子,帝以宮中累朝所奉佛像 盡發僧寺。戊寅詔武清侯助軍餉百萬。侯時家產已 落,以甲第及海淀別業售於人,不足,扇珥珮帨之屬 悉鬻諸市。及悼靈王病篤,帝臨視之,王指九蓮菩薩 示現空中,數帝之罪,言訖而薨。帝大悔,命建佛寺於 草橋之北,額曰「九蓮慈蔭寺。」時崇禎十五年也。寺基 舊屬嘉蔬署,周圍地一頃有餘,內官監太監王德化 疏請歸寺,徵租督工者,中官於《輸曜》也。入山門,為佛 殿。殿後建閣,以奉九蓮菩薩。宮中出繡佛旛,遍掛於 殿壁。寺之西數十步,即碧霞元君廟,土人號為「中頂」 者是也。

《薊丘雜抄》:零陵陳公純德,以御史殉甲申之難,楚人 瘞之湖南會館側。京山貧士秦嘉系訓蒙京師,積館 穀三十餘金,買地於永定門外葬之,立石表其墓。 《析津日記》:彰義金之正西門新城,築於明嘉靖中,其 西門曰廣寧,而都人至今以「彰義呼之。」

《神州塔傳》隋仁壽間,幽州弘業寺建塔藏舍利。 《帝京景物略》:隋文帝遇阿羅漢,授舍利一囊與法師 曇遷,數之莫定多少。迺以七寶函致雍、岐等三十州, 州建一塔,天寧寺塔其一也。塔高十三尋,四周綴鐸 萬計,風定風作,音無斷時。寺僧云:「音斂則光現。」塔前 一幢,書體遒美,亦開皇中立。

《續高僧傳》:「釋寶巖,幽州人。住京下仁覺寺,守道自娛。 仁壽下敕召送舍利於本州弘業寺,即元魏孝文之 所造也。舊號光林,依峰帶澗,面勢高敞。自開皇末,舍 利到前山,恆傾搖,未曾休止。及安塔竟,山動自息。」又: 「仁壽初歲,天降剃刀三十三枚,用甚銛利,而形制殊 別,今僧常用以剃剪也。」又「初造石函,明如水鏡,文同」 碼瑙,光似琉璃,內外照徹。紫焰光起,函外生紋,如菩 薩像,及似眾仙禽獸、師子林樹,雜相非一。四月三日 夜放大光,明照天地,有目皆見。

《長安客話》:隋弘業寺,唐開元中改額「天王寺。」

《湛然居士集》:「金大定二十一年,改洪業寺為大萬安 禪寺。」

《金史》本傳:「至寧元年八月,紇石烈執中作亂,入自通 元門。是日變起倉卒,中外不知所為。鄯陽石古乃往 天王寺,召大漢軍五百人赴難,與執中戰於東華門 外。」

《長安客話》:寺當元末兵火蕩盡,文皇在潛邸,命所司 重修,姚廣孝退自慶壽,曾居焉。宣德間敕更今名。 《石河小說》:嘉靖壬寅五月,天寧寺塔頂發煙三日。 《國朝典彙》:嘉靖二十五年,給事中李文進言:「邇年宣 武門外天寧寺中,廣聚僧徒,輒建壇場,受戒說法。擁 以蓋輿,動以鼓吹,四方緇衣,集至萬人,瞻拜伏聽,晝 聚夜散,男女混淆。甚有逋罪黥徒,髡髮隱匿,因緣為 奸。故四月以來,京師內外盜賊竊發,輦轂之下,豈應 有此?乞捕為首者按治其罪。」詔下錦衣衛捕繫鞫問。 《太岳集》京師天寧寺塔殿門闔處觀之,其影倒懸,人 以為異。然沈存中《筆談》謂凡影入窗隙皆倒懸,乃其 常理,如陽燧照物皆倒,中間有礙故也。紙鳶飛空中, 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 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樓塔》之影,中間為窗所 束,亦皆倒垂,與陽燧一也。

《艮齋筆記》:「天寧寺塔高二十七丈五尺五寸。」

《析津日記》:「寺在元魏為光林,在隋為弘業,在唐為天 王,在金為大萬安,宣德中修之曰天寧,正統中修之 曰萬壽,戒壇名凡數易。」訪其碑記,開皇石幢已失所 在,即金、元舊碣亦無片石矣。蓋此寺本名弘業,而王 元美謂幽州無弘業寺,劉同人謂天寧之先不為弘 業,皆考之不審也。

《帝京景物略》:「白雲觀,元太極宮故墟,出西便門一里, 觀中塑丘真人像,白晳無鬚眉,都人正月十九日致 酹祠下,謂之燕九節。西十餘里為唐太宗哀忠墓,西 南五六里為蕭太后運糧河,泯滅無可問矣。」

《輟耕錄》:太宗師長春真人,姓丘氏,名處機,字通密,號 長春子,登州棲霞縣濱都里人。金皇統戊辰正月十 九日生,有日者相之曰:「當為神仙宗伯。」大定丙戌,年 十九,辭親居崑崙山。丁亥,謁重陽全真開化王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