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萬九百餘,選足十二萬,分十二營。上然之,遂立奮 武、耀武、練武、顯武、敢勇、果勇、鼓勇、效勇、立威、伸威、揚 威、振威十二營名,以內臣十二員監鎗。」

天順八年六月,裕陵成,其制金井寶山,城池一座,照 壁一座,明樓、花門樓各一座,俱三間。香殿一座五間, 雲龍五彩,貼金硃紅油石碑一,祭臺石一,燒紙爐二。 神廚正房五,左右廂房六,宰牲亭一,牆門一,奉祀房 三,門房三,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宮監前堂五 間,穿堂三間,後堂五間,「左右廂房四座二十間,周圍」 歇房并廚房八十六間,樓一,門房一,大小牆門二十 五,小房八,井一。神馬房馬房二十,歇房九,馬樁三十 二,大小牆門六,白石橋三,甎石橋二。周圍包砌河岸 溝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樹二千六百八十 四株。

名山藏。孝肅周太后有弟吉祥,兒時好游,去家,此時 太后尚未入宮也。久之,祝髮大覺寺,好游如故。夜即 來報國寺伽藍殿中宿。報國寺者,京城宣武門外小 寺也。太后夜忽夢伽藍來告:「妃弟在我殿中宿。」其夜, 英宗夢亦如之。覺而相怪,遣小黃門物色之。至則小 黃門見吉祥伽藍殿中,遂擁以行,入白帝。后皆喜,具 平生。后為泣下曰:「吾弟出家,何如皇親寵耶?」吉祥曰: 「即皇親寵,何如出家樂。」復還寺,后厚賜之。英宗晏駕, 憲宗即位,為建大慈仁寺居之,賜莊田亡慮數百頃。 《大城縣志》:成化元年八月,大水。

《可齋筆記》:「成化元年五月,京師大風,皇牆以西有聲 如雨雹,視之皆黃泥丸子,堅淨如櫻桃大,破之中有 硫黃氣。」

《憲宗實錄》:「成化三年四月,設十二營坐營官,以平江 伯陳銳等為之。」

《菽園雜記》:「京營之制,國初止有五軍營。五軍者,中軍、 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也。此外有曰大營,曰圍子手,曰 幼官舍人營,曰十二營,皆五軍營之支分。每營各有 坐營把總官,多寡不等。永樂初,始以龍旗寶纛下三 千小達子立三十營,內有坐營管操正直、披明甲等 官。又有隨侍營,則十二營之支分也,亦有坐營官以」 統之。神機營,永樂中征交阯,得其神機火箭之法,因 立是營。亦有中軍、左右掖、左右哨,各有坐營把司、把 牌官。又有曰「五千下」者,永樂中得都督譚廣馬五千 匹,今所謂「譚家馬」者即此。別有坐營把司官統之,此 則神機營之支分也。已上舊名三大營。至成化初年, 以言者議,選取三大營精兵,設立團「營十二,曰奮武、 曰耀武、曰練武,曰顯武,曰敢勇、曰果勇、曰效勇,曰鼓 勇,曰立威、曰伸威、曰揚威,曰振威。每營各有坐營把 總官統之,每遇出軍,即量調而行。三大營所存無幾, 名曰老家兒,專備營造差撥等用。十二團營并在外 各都司所屬共二十五萬,分為春秋二班,團操聽調。」 《大城縣志》,五年閏二「月風霾。」

《三河縣志》:「成化六年,夏潦,秋旱。」

《霸州志》:「成化六年夏,連月霪雨,田禾多沒。至秋晴,又 復大旱。」

《昌平舊志》:「成化六年,大水。」

《文安縣志》:「成化六年夏水,命右都御史項忠發官廩 賑之。」

《大城縣志》:「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大風雨,沙色黃,染人 手目,天地晦冥,色映窗牖間如血,已而暗黑不辨。三 月三日微雨後,忽黃氣四塞,日色如青銅,無風雨,土 如塵,積地皆黃。次日大雨,時天或紅或黑。七月水災, 民饑。」

《保定縣志》:「成化六年,夏潦,秋旱。」

《憲宗實錄》:「成化七年二月,發官軍五千,以少監高通、 都督鮑政、工部侍郎李顒修築蘆溝橋隄岸。」

七年三月,兵科給事中秦崇上言:「居庸等關,朝廷之 北門。東抵山海,西抵鴈門。山勢雖曰斗峻,而可通行 之路亦多。所司因循怠惰,礧木、砲石軍器類不具備。 夫富家亦高築牆垣以防寇盜,況國都藩籬,而可廢 弛乎?」上敕巡關御史修治。

《昌平舊志》:「七年春饑,敕戶部發太倉粟一萬斛,減價 糶以利民。」

《保定縣志》:「七年,發太倉粟,減價利民。」

《薊州志》:「七年,龍與蜘蛛𩰚於盤山,斃之。野人獻其皮 如車輪。」

《憲宗實錄》,成化七年冬十月,戶部尚書楊鼎、工部侍 郎喬毅,上浚通惠河舊道事宜。「先是,漕運總兵官都 督楊茂奏,每歲漕運,自張家灣舍舟陸運。看得通州 至京城四十餘里,古有通惠河故道,石閘尚存。永樂 間曾於此河般運大木,以此度之,船亦可行。先年曾 奏,欲於此河積水船運。又有議欲於三里河從張家 灣煙墩橋以西,疏挑二十里灣,泊糧船以避水患者 二事俱未施行。今此河道通流,其水約深二尺,不勞 疏挑,惟用閘蓄水。令運糧衛所每船二十五隻,造一 剝船,自備米袋,挨次剝運。如此則運士得省腳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