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通。

《燕山叢錄》:「任風子,成化中雲遊東安,自謂得養生術, 而衣服垢敝,又無容止,人多不信,頗以善奕為士大 夫所邀。一日在廣嚴寺看奕,又有人於城外見其西 行,未幾,人傳其尸解西山巖中,究其日,則分身之日 也。平日無他異,獨冬月單衣,體常沾汗而已。」

《實錄》:「成化十二年十一月,鎮守通州都督同知陳逵、 監察御史徐鏞奏,通州密邇京師,南北糧運積貯於 此,城池不可不謹。正統十四年,也先侵境倉厫在西 城外,乃築新城障之。倉卒經營,未如制度。舊城高三 丈五尺,垛口五尺,臺廣三丈五尺,而新城不及其半。 請拆舊城西面,而展新城北角,與相連接,增其丈尺, 使上下齊一。仍建甕城敵臺,于城北開一門以通河 道。」上命逵會巡撫汪霖覆勘以聞。

《稗史彙編》:「成化丁酉六月九日,京師大雨,雨中往往 得錢。」

《馬氏日鈔》:「成化間,武清縣民家石臼與鄰家碌碡皆 自滾至麥地上,跳躍相𩰚。鄉人聚觀,以木隔之,木皆 損折,𩰚不可解,至晚方息。鄉人恠之,以臼沈于污池 中,以碌碡墜深坎,相去各百餘步。其夜碌碡與臼復 𩰚于池邊,池上麥苗俱壞,𩰚猶不輟,乍前乍卻,或磕 或觸,硜然有聲,火星炸落,三日乃止。」

《文安縣志》:「十五年秋,大水。」

《昌平舊志》:「十九年旱,無雪。」

《文安縣志》:「二十年春正月,地震。畿內旱,遣禮部右侍 郎徐溥等代祀岳鎮河瀆諸神。」

《昌平舊志》:「二十一年春正月朔,星隕有聲。」

《文安縣志》:「二十一年秋,大有年。」

《憲宗實錄》,「成化二十二年冬十月,復建大永昌寺。先 是寺建于西市,已有成緒。及國師繼曉以星變被譴, 寺亦隨廢。至是太監梁芳請更擇地建之,乃令工部 左侍郎杜謙等相度地基,得故廣平侯袁瑄宅。時瑄 家已失侯,瑄妻固請以宅獻,而託芳請襲侯。芳言於 上而許之。既又市其旁民居數十家,大興工役。」 《玉田縣志》「二十二年地震四十餘日。」

《遵化州志》:「二十二年,地震四十餘日。」

《昌平舊志》:「二十三年,有飛星流,光芒燭地。」

《固安縣志》:「二十三年大水,河溢。」

《東安縣志》:「二十三年,大水,是年兒童多為獨腳𩰚跳, 謂之撞拐」,即古商羊讖。近果大水。

《文安縣志》同

《良鄉縣志》:「二十三年大水。」

《通紀》:國子監生虎臣聞萬歲山架棕棚以備登眺,上 疏極諫。祭酒費誾會六堂鐵索鎖項以待,俄中官傳 旨:「爾言是也,棕棚即拆卸矣。」命吏部與七品正官。 《百川書志》:弘治改元,駕臨太學,有《聖駕臨雍錄》一卷, 具載敕旨、奏章、禮儀、文移、講議、官職等事。

《通志》:弘治二年六月,大雨,水溢,房屋傾倒,人畜多溺。 香河、保定、大城諸縣志皆同。

《孝宗實錄》,弘治三年五月,修築蘆溝橋成,內官監太 監李興乞陞文思院副使潘俊等官。吏部尚書王恕 謂:「官匠營造,乃其職分,自成化初年以前,修河築隄, 並無陞官事例。比者營先帝山陵,所役軍匠至四萬 人,亦未有陞職者。此役較之山陵不及三之一,顧欲 妄濫陞官,甚失輕重之序。」上從其言,命給賞有差。 《四友齋叢說》:孝宗皇帝嘗問一內侍云:「在京各衙門 官,每日早起朝參,日間坐衙,其同年同僚與故鄉親 舊,亦須讌會,那得工夫?」內侍答云:「惟是夜間飲酒。」孝 宗曰:「各衙門差使缺人,若是夜間飲酒,騎馬醉歸,何 處覓燈燭?」今後各官飲酒回家,逐鋪皆要籠燈傳送。 自是兩京雖風雪寒凜之夕,夜半呼燈,未嘗缺乏。 《孝宗實錄》:弘治六年二月,兵部主事歐鉦上言:「良鄉、 涿州在京師肘腋,止有土城而無石郭。正統末年,也 先深入,如蹈無人之境。方今無事,宜豫為之計。」上命 所司知之。兵部奏「鉦所言守土大要,宜如奏行。」從之。 《治世餘聞錄》:弘治癸丑,薊州守臣奏,閏五月既朢辰 巳之際,本州忽然晝晦,天雷迅烈,室廬撼動,風勢狂 猛,瓦石皆飛,電光交掣,紅紫奪目。見空中雷神無數, 形狀不一,顏色難辨,皆披甲冑,各執兵械,或劎斧鎚 鑿,或槍刀旗戟,或縲絏枷鎖,攝人起空中,移時復擲 下。其震死者身體手足,分裂異處,凡九人。又震牛十 九頭,亦皆身足分裂,復拔去舌,又在地。震死者人牛 復有十數,攝上而復擲下者,八九十人皆無恙。 《菽園雜記》:「弘治癸丑五月明時坊,白晝有二人入巡 警鋪,久不出。管鋪者疑之,推戶入視,但見衣二領委 壁下,衣旁各有積血,而不見其人。」

《大城縣志》:「六年大旱。」

《孝宗實錄》,「『弘治七年八月,整飭薊州邊備都御史屠 勳奏,故豬圈頭關平漫難守。關之北三里曰北水谷, 南八里曰南水谷。成化中,各因山增設二關,險要可 守。但區畫未備。請於二關內加修城垛,增立墩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