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何世何年。好事者悵其不足,而刱為一鼓,以補足之 也。

《九朝編年備要》:「宣和元年九月,燕蔡京保和新殿,京 作記以進,略曰:『保和殿三楹,時落成於八月,而高竹 叢檜已森陰蓊鬱。中楹置御榻,東西二間列寶玩與 古鼎彝、玉芝。左挾閣曰妙有,右挾閣曰宣道,有稽古、 邃古、尚古、鑑古、作古、訪古、博古、祕古諸閣,稽古閣有 宣王石鼓』。」

《通志略》:「三代而上,惟勒鼎彝,秦人始大其制,而用石 鼓。」

《石鼓考序》,「《石鼓》十篇,大抵為䰻狩而作。甲言䰻,乙丙 丁、戊己、庚辛、壬癸言狩,乙癸言除道,皆言為畋狩而 除道。戊言策命諸臣,已言亯社,而皆有事於畋狩也。 辛言䰻狩而歸也。十篇而次成十目者,後人之次也。」 《石鼓》不見稱於前代,至唐始出於岐陽,先時散棄於 野,鄭餘慶取置於鳳翔之夫子廟中堂,而亡其一。皇 祐四年,向傅師求於民間而得之,十鼓於是乎足。信 知神異之物,終自合耳。大觀中置之辟雍,後復取入 保和殿,經靖康之變,未知其遷徙否。世言《石鼓》者,周 宣王之所作,蓋本韓退之之歌也。韋應物又謂「文王 之敱,至宣王而刻詩。」不知二公之言何所據見。然前 代皆患其文難讀,樵今所得,除漫滅之外,字字可曉, 但其文不備,故有得而成辭者,有不得而成辭者焉。 然篆書之始,大概有三:皇頡之後,始用古文;史籀之 後,始用大篆;秦人之後,始用小篆。樵《自續汗簡攷古 尚書纂》分音之韻,作象類之書,其於古今文字,粗識 變更。觀此十篇,皆是秦篆。秦篆者,小篆也,簡近而易 曉。其間有可疑者,若「以」「也」為「殹」,以「丞」為之類是也。 及考之銘器,殹見於《秦斤》。見於秦權。正如作越語 者,豈不知其人生於越?作秦篆者,豈不知其人生於 秦乎?秦篆本乎籀,籀本於古文石鼓之書,間用古文 者,以篆書之所本也。秦人雖刱小篆,實因古文籀書 加減之,取成類耳。其不得而加減者,用舊文也。或曰: 石鼓固秦文也,知為何代文乎?曰:秦自惠文稱王,始 皇稱帝,今其文有曰「嗣王,有曰天子。天子可謂帝,亦 可謂王,故知此則惠文之後,始皇之前所作也。」或曰: 「文則爾也,石鼓何義乎?」曰:「古人制器,猶作字也,必有 取象,若尊、若彝,若爵之類是也。皆是作鳥獸形而自 其口注。其受大者則取諸畜獸,其受小者則取諸禽 鳥。先儒不達理,於尊彝則妄造不適用之器,而畫以 鳥獸形。爵雖」象而不適用,宣和間得地中之器為多, 故於古而鑄祭器,因以賜大臣,其制作不類於常祀 之器,應知先儒之說多虛文也。近陸氏所作《禮象》,庶 幾千古乎!其於《禮圖》固有間矣,款識之用則亦如是。 而取諸器物,商人之識多以盤,周人之識多以鼎。盤 鼎雖適用之器,然為銘識之盤鼎,不必適於用也,「但 象其器之形耳。石鼓之作,殆此類也。」嗚呼!鼎鬲遠矣。 世變風移,石鼓者其立碑之漸歟。然觀今中原人所 得地中之物,多是盤鼎、鐘、鬲;南粵人所得地中之物, 多是銅鼓,其間有有文字者,有無文字者,然皆作鼓 形,此由其風俗之所用也。南粵多銅錫,故其鼓以銅; 岐周多美石,故其鼓以石。此又由其土地之所出也。 或言楚、蜀之地,中間亦得銅鼓者。南粵與楚蜀,北連 岐、雍,豈其所習尚者多同歟?

《書錄解題》:「《石鼓文攷》三卷,鄭樵撰。其說以為石鼓出 於秦,其文有與秦斤、秦權合者。」

《復齋碑錄》:「《石鼓文》,周宣王之獵碣也。」唐自貞觀以來, 蘇勣、李嗣真、張懷瓘、竇臮、竇蒙、徐浩咸以為史籀筆 蹟,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皆有墨妙之稱。杜甫《八分 小篆歌》,敘歷代書,亦廁之蒼頡、李斯之間。其後韋應 物、韓愈稱述為尤詳。至本朝歐陽修作《集古錄》,始設 三疑,以韋、韓之說為無所考據,後人因其疑而增廣 之。南渡之後。有鄭樵者作《釋音》。且為之序。乃摘殹 二字,以為見於秦斤、秦權,而指以為秦鼓;偽劉詞臣 馬定國以宇文泰嘗蒐岐陽,而指以為後周物。嗚呼! 二子固不足為石敱重輕,然近人稍有惑其說者,故 予不得不辨。集古之一疑曰:「漢《桓靈碑》大書深刻,磨 滅十八九,自宣王至今,為尢遠鼓,文細而刻淺,理豈 得存?」予謂碑刻之存亡,係石質之美惡,摹拓之多寡, 水火風雨之及與不及,不可以年祀久近論也。且如 《詛楚文》,刻於秦惠王時,去宣王為未遠,而文細刻淺, 過於石鼓遠甚,由始出於近歲戕害所不及,至無一 字磨滅者。顏真卿《干祿字》,刻於大曆九年,顯暴於世, 工人以為衣食業,摹拓為多,至開成四年纔六十六 載,而遽已訛闕。由是言之,年祀久近不足推其存亡 無可疑者。二疑以謂自漢以來,博古之士略而不道; 三疑以謂隋世藏書最多,獨無此刻。予謂金石遺文, 溷於瓦礫,歷代湮沒而後世始顯者為多,三代彝器 或得於近歲,其制度精妙,有馬融、鄭元所不知者。又 《詛楚文》筆蹟高妙,世人無復異論,而歷秦、漢以來數 千百年,湮沈泉壤,「近世始出於人間,不可謂不稱於